老子汇编数据 第86页

《老子》66_音韵_03_本章韵读

本章韵读:王、王,阳部。民、民,真部。之、之,之部。害,月部;猒,谈部,月谈通韵。争、争,耕部。
03512

《老子》81_04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愈’,音與。”
05212

《老子》42_01_校笺_11_水海

水海按:释“一”为“道”说,非也。河上公谓“一”为“道始所生也”。显然,“一”不是“道“一”,即为“元气”。据《老子》下文云:“萬物负阴而抱阳”,可知“一”指“阴阳未分的混沌元气”...
04712

《老子》42_08_校笺_11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罗卷、馆本、磻溪作‘人之所教,亦我義教之’。臧疏作‘人之所教,我亦義教之’。又按:‘義’字实‘亦’字音讹,因‘而’一本‘亦’‘義’重出矣。”
08012

《老子》77_04_校笺_09_吕惠卿

吕惠卿云:“天之道,非故以抑高而舉下也。无為則无私,无私則均。是故任物之自然,有餘者不得不抑而損,不足者不得不舉而益,所谓‘满招損,谦受益’,时乃天道也。”(参见魏源《老子本义》引...
03712

《老子》77_述评

老子在这一章节中,主要是讲“平等”问题。陈柱发微此旨云:“此老子主张一切平等之说也。夫贵者愈贵,则贱者愈贱,富者愈富;富者愈富,则贫者愈贫;而天下之富者,必少于贫者,贵者必少于贱者...
02712

《老子》27_05_校笺_03_奚侗

奚侗云:“范应元本上句捝‘而不可開’四字,此句捝‘而不可解’四字,遂至无韵。”又云:“《庄子·骈拇篇》:‘待繩的胶漆而固者,是侵其德者也。····附离不以胶漆,約束不以纆索。故天下...
03012

《老子》01_07_校笺_02_毕沅

毕沅云:“陈景元以‘此两者同’为句。”
03612

《老子》29_05_校笺_04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噤’字,严遵同古本,注引《楚辞》‘口噤閉而不言’。”
04312

《老子》51_音韵_02_邓廷桢

邓廷桢云:“有、恃、宰皆之、咍部字,德则之、咍部之入声也。”
05612

《老子》29_07_校笺_08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培’,河上作‘载’,王弼作‘挫’。‘墮’,俗作‘隳’,非。”
06212

《老子》52_03_校笺_06_水海

水海按:“没”、“殁”古通(二字皆为明纽物部),但《老子》原文当作“没”。“没身”即终身。“殆”,《说文》云“危也”。“不殆”即没有危险。河上公注为“不危殆”是也。朱谦之谓“不殆”...
03412

《老子》53_01_校笺_04_吴澄

吴澄云:“‘我’者,泛言众人,非老子自谓。‘介然’,音义与《孟子》‘介然用之而成路’同,谓倏然之顷也。”又云:“‘介’音戛。”
04512

《老子》30_05_校笺_09_水海

水海按:三句之次序以帛书甲、乙本为是。想尔本、敦煌丁本等正与帛书甲、乙本的次序相合。又,帛书甲、乙本“果而毋驕”与下文“果而毋得已”,皆用“毋”字,而“果而勿矜”句,则用“勿”,在...
02912

《老子》09_01_校笺_10_水海

水海按:高明谓“植”为“持”字之别构,则误。“植”(zhì),《集韵》谓丈里切。上古为定纽之部字,拟音【dǐe】,其义,《集韵》谓“持也”。“持”(chí),《广韵》谓直之切,上古亦为定...
05712

《老子》31_10_校笺_06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范、白、罗卷、臧疏‘故’字同此,各本无。《治要》引两‘尚’字作‘上’。罗卷‘凶’作‘喪’。”
02412

《老子》33_02_校笺_07_李息斋

李息斋云:“人所以不能人‘道’者,以自見不明,而为物所勝也。若内明则自不骛外。不骛外则渐能勝物,积日既深,自然入‘道’。”
04912

《老子》56_09_校笺_06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“既遗荡乎親疏,又虚忘于利害,毁誉不关其虑,貴賤莫届乎怀。故苍生荷戴而不辞,群品乐雅而不厌,是以天下人间尊而貴之。”
03212

《老子》35_04_校笺_08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敦煌本‘口’作‘言’。”
03512

《老子》35_07_校笺_04_水海

水海按:《老子》故本当作“聽之不足聞也”,高说非是。理由見上文注【4】和注【6】所引古棣说。
03912

《老子》36_03_校笺_02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《韩非子·喻老》引无‘將欲廢之,必固興之’两句。各本及《后汉书·桓谭传》引同此(傅奕本作‘將欲廢之,必固興之’)。”
02912

《老子》15_01_校笺_05_易顺鼎

易顺鼎云:“《文子·上仁篇》引此章云:‘古之善為天下者。’是亦指君而言。疑‘士’字或系‘天下’二字之误。”
04012

《老子》64_08_校笺_02_成玄英

成玄英云:“河上公本作‘千里’,此言‘百仞’,且七尺曰仞。”水海按:可知成玄英本与帛书甲本同。
03212

《老子》65_03_校笺_06_张煦

张煦云:“林、苏无‘故’字。吕‘故’上有‘是’字。各本无‘也’字,下同。”
04112

《老子》66_01_校笺_13_明太祖

明太祖云:“江河湖海至处低,所以能纳天下诸山川之小水,戒為君子為国家者,能容而且纳,大事成矣。若不处卑而处高,物极则反,高者低,低者高,理势之必然。”
02812

《老子》19_01_校笺_14_王安石

王安石注云:“‘絶聖棄智,民利百倍’,所以返樸也。”
03712

《老子》80_01_校笺_09_魏源

魏源云:“‘小國寡民,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’,傅奕作‘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也’。此从河上。”
04312

《老子》20_06_校笺_14_王弼

王弼注:“衆人迷於美进,惑於荣利,欲进心竞,故熙熙如享太牢,如春登臺也。”
05512

《老子》39_08_校笺_08_水海

水海按:作“泄”亦通。“歇”(晓纽月部)、“泄”(心纽月部),为叠韵,近音、同义互训,且“泄”为楚方言。扬雄《方言》卷十云:“戏、泄,歇也。楚谓之‘戏’、‘泄’。奄,息也,楚、扬谓...
05012

《老子》42_03_校笺_02_毕沅

毕沅云:“衰,诸本作‘抱’。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‘負’作‘背’。”
030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