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72_今译
人民不畏惧统治者的威权镇压,那么,可怕的大乱之事就要临头了。不要排挤人民的住所,使他们不得安居;不要压制人民的生存,使他们不得安生。只有(对人民)实行不压制的政策,(人民)才能感受...
《老子》31_11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是以偏將軍處左,上將軍處右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并无‘是以’字。‘言居上势則以喪禮處之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并无‘居上势則’四字,程‘势’作‘世’。”
《老子》53_03_校笺_08_张煦
张煦云:“吕、林作‘民甚好徑’。”
《老子》76_02_校笺_17_成玄英
成玄英疏云:“言人生存有命,则诸节柔弱;及其死也,则骨肉堅强。草木之类,生时软脆;及其死也,条柯枯槁。所以生而柔软者,和气存也;死而堅强者,和气离也。”
《老子》46_06_校笺_05_刘师培
刘师培云:“按:《韩非子·喻老》引作‘知足之为足矣’,当为古本。”
《老子》70_03_校笺_04_魏源
魏源云:“‘事有君’,傅奕作‘事有王’。”水海按:今见傅奕本作“事有主”。
《老子》13_09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、乙本皆如此。今从帛书本。许抗生则校此句為“故貴以身為天下”,改字改义,已非帛书原貌。河上公本、顾欢本、傅奕本、景福本、唐玄宗疏本、葛玄序文本、杜光庭本、司马光本、(宋...
《老子》29_04_校笺_04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夫物’,各本作‘故物’。”
《老子》56_07_校笺_06_水海
水海按:当作“害”也。道藏王弼本、诸子集成王本、张之象王本、四部备要王弼本、浙江书局刻王弼本皆作“害”。《经典释文》在“不劌”前、“挫锐”后,有“令去”两字,这两字显然是引自王弼解...
《老子》33_06_校笺_14_古棣
古棣云:“‘强行者有志’,蒋释说是。《老子》说‘不为而成’(四十七章),‘为’也就是‘行’,不为也就是不行;但他却主张‘为道’,他说‘古之善为道者···’(六十五章),‘上士闻道,...
《老子》67_14_校笺_05_高亨
高亨云:“按:此二句疑本作‘天將以慈救之,以慈衛之’。盖王本捝上‘以慈’二字,道藏河上本等上‘以慈’二字讹為‘以善’,又误窜‘救之’下也。《广雅·释诂》:‘救,助也。’‘以慈救之’...
《老子》22_02_校笺_17_吕惠卿
吕惠卿云:“善下而百谷歸之,是‘洼則盈’也;受天下之垢而莫清焉,是‘敝則新’也。”
《老子》04_01_校笺_14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磻溪作‘或似不盈’。成疏曰:‘而言或不盈者’,则成亦作‘或不盈’。孙盛《老子疑问反讯》及《后汉书·黄宪传》注引并同。《后汉书·刘祐传》‘延笃贻祐书’曰:‘沖而不盈’,边...
《老子》32_音韵_02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臣、賓,真部;名,耕部,均真耕兼收,此为耕部通真部之证。《离骚》亦名、均为韵,奚侗未及此。武内义雄本‘止’作‘之’,云:‘无名有名之两名字韵,其间樸雖小以下三十五字,臣...
《老子》64_03_校笺_07_罗振玉
罗振玉云:“‘易泮’,景龙、御注、景福、敦煌庚辛壬诸本均作‘破’。”
《老子》53_03_校笺_11_刘师培
刘师培云:“‘徑’字之下当有‘大’字。四十一章‘大笑之’,王念孙谓当作‘大而笑之’。‘大’与‘迂’同,王以‘迂’义解彼文‘大’字,义虽稍曲,然此文‘徑’、‘大’,‘大’实训‘迂’。...
《老子》54_01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捝’,一作‘脱’。善建德者,深而不拔;善抱道者,固而不捝。”
《老子》46_03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禍莫大於不知足’,河上本在此句上有‘罪莫大於可欲’一句。”
《老子》56_02_校笺_01_校勘
此两句,帛书甲本作“塞其悶,閉其□”,“说”作“悶”(疑为“閲”字,训为“穴”);后句损掩一“門”字。乙本同此。今从乙本。据张煦谓“葛(玄)‘兑’作‘充’”。而其他诸本“说”皆作“...
《老子》03_音韵_02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按:王念孙《毛诗群经楚辞古韵谱》‘欲’、‘腹’均入幽部,引《乐记》‘君子乐得其道’二句,道、欲為韵。《诗经·蓼莪》四章,鞫、蓄、育、复、腹為韵。《楚辞·天问》育、腹為韵...
《老子》63_03_校笺_04_毕沅
毕沅云:“本皆无二‘乎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15_10_校笺_06_许抗生
许抗生云:“‘曠’,乙本作‘滋’,甲本缺文,诸本皆作‘曠’。今据改。‘滋’疑作‘莊’,曠、莊音近而误。河上公注:‘曠者宽大。’‘曠’,即空曠广大的意思。‘谷’,甲、乙本皆作‘浴’,...
《老子》35_02_校笺_09_陈鼓应
陈鼓应云:“‘太’,同泰,安、宁的意思。古本多作‘泰’;如傅奕本、《释文》、次解本、苏辙本、林希逸本及众多古本‘太’均作‘泰’。”水海按:《经典释文》本释此章文句,不出“泰”字,陈...
《老子》73_04_校笺_15_张松如
张松如云:“劳说详辩,甚是。帛书甲本作‘彈而善謀’,乙本作‘單而善謀’,‘彈’、‘單’似均‘墠’之讹,是古本已作‘墠’矣,亦乃‘坦’之借字也。”
《老子》20_15_校笺_01_校勘
此两句,帛书甲本(《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·附老子甲本》)作“我獨呵,物呵其若□”,两“呵”皆为“兮”之误译,今复原;“海”字损掩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。帛书《老子甲本释文》和高明《帛书...
《老子》58_音韵_01_江有诰
本章江有诰韵读谓:悶、醇韵(文部,悶平声)。察、缺韵(祭部,察音掣)。禍、倚韵(歌部,倚音239德篇校笺译评閒)。福、伏、極韵(之部,福方逼反,伏扶逼反)。奚侗谓:伏、極为韵,奇、妖...
《老子》19_06_校笺_03_毕沅
毕沅云:“‘樸’或作‘朴’,同。‘衰’作‘抱’,非也。”
《老子》58_01_校笺_08_张煦
张煦云:“吕作‘悶悶’。林、苏、葛作‘醇醇’,吕、赵作‘淳淳’。”
《老子》14_12_校笺_08_许抗生
许抗生云:“今,甲、乙本同作‘今’,其他诸本皆作‘古’。今按:从老子的整个思想看,今‘道’与古‘道’一也。‘道’是永远不变的,所以古今虽异,其‘道’则一。疑后人不知此义而改‘今’為...
《老子》01_03_校笺_05_水海
水海按:马氏、蒋氏之说甚是。今据帛书甲、乙本验之,原来《老子》此两句均作“萬物”。今存本前句作“天地”者,乃后人妄改,当据帛书本订正。 又,严可均云:“‘天地始’,御注与此同。河上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