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15_11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孰能濁以静之徐清’,纂微‘以’下有‘澄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49_11_校笺_06_张舜徽
张舜徽云:“‘孩’,高读為‘閡’,是已。惟谓為闭百姓之耳目,则非。此谓人君自闭其耳目也。《韩非子·定法》云:‘人主以一国目视,故视莫明焉;以一国耳听,故听莫聪焉。’《吕氏春秋·任数...
《老子》02_05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“‘萬物作焉而不辭’,(龙兴观)碑本作‘作而不為始’。”
《老子》69_04_校笺_08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陶说是。‘行’、‘兵’、‘臂’、‘敵’相间为韵。范、罗卷、馆本、臧疏、卷子成疏、吴同此。各本‘執无兵’句在‘仍无敵’句下。”
《老子》78_01_校笺_08_石田羊一郎
石田羊一郎云:''天下'下当依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补'之物'二字。'
《老子》61_03_校笺_14_水海
水海按:张舜徽说是。这三语还是继续用比喻说明“大国处下”的主张,言雌性常常以安静而勝过雄性,因为她能安静,所以最适宜处下。或云“要做到安静,就得居下位”(复旦本),因果颠倒,不合《...
《老子》38_06_校笺_08_高亨
高亨云:“古人攘臂,援其袂而缠以绳,故其本字作纕从系。《说文》:‘絭纕,臂绳也’,是其证。或上卷其袂而不缠绳,《广韵》‘揎袂出臂曰攘’是也。《孟子·尽心篇》:‘冯妇攘臂下车。’《庄...
《老子》24_06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餘食贅行’,‘贅’专税反,疣赘也。简文云:‘之睿反。’河上云:‘贅,贪也。’‘行’下孟反,河上注同。”
《老子》67_05_校笺_05_唐玄宗
唐玄宗疏云:“此列三寳之数也。体仁博施,爱育群生,慈也。节用厚人,不耗于物,儉也。為事始和而不唱,不敢為天下先也。”
《老子》15_11_校笺_14_张舜徽
张舜徽云:“此句各本不同,皆有‘孰能’二字居句首,王弼本作‘孰能濁以静之徐清’,语尤晦解。帛书甲、乙本均无‘孰能’二字,文句整齐,今从写正。”
《老子》37_04_校笺_07_易顺鼎
易顺鼎云:“按《释文》大书‘吾將鎮之以无名之樸,夫亦將无欲’十四字,则今本重‘无名之樸’四字,乃涉上文而衍。”
《老子》22_04_校笺_11_古棣
古棣云:“‘抱一’,傅奕本‘抱’作‘衰’,‘衰’即‘抱’的古异体字。帛书甲本和乙本作‘執一’。按作‘抱一’于义爲長。十章有‘抱一’語。十九章‘見素抱朴’,‘抱朴’亦即‘抱一’,‘朴...
《老子》54_01_校笺_08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‘善建者不拔,善抱者不脱’,《周易集解》‘屯’下虞翻引第一句同此。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引‘善建者不拔’,注‘言建之无形也’。王念孙云:‘此六字乃正文,非注文也。故善建者不...
《老子》14_12_校笺_08_许抗生
许抗生云:“今,甲、乙本同作‘今’,其他诸本皆作‘古’。今按:从老子的整个思想看,今‘道’与古‘道’一也。‘道’是永远不变的,所以古今虽异,其‘道’则一。疑后人不知此义而改‘今’為...
《老子》38_02_校笺_02_河上公
河上公注:“下德···德不及上德,故言下德也。不失德者,其德可见,其功可称也。以有名号及其身,故无德也。”
《老子》56_08_校笺_03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‘而害’、‘而賤’句,柰卷有‘亦’字。又:《庄子·徐无鬼篇》:‘故无所甚親,无所甚疏,抱德煬和,以顺天下,此谓真人。’语意同此。”
《老子》36_06_校笺_13_张松如
张松如云:“‘柔之勝剛,弱之勝强’,傅、范、彭诸本如此。按:‘之’字,义猶則也。见《经传释词》,古‘之’、‘則’通用。帛书甲、乙本作‘柔弱勝强’。”水海按:张说从劳健。甲本作“友弱...
《老子》38_01_校笺_04_杨树达
杨树达云:“据此,《老子》‘上德不德’,当作‘上德不得’。”
《老子》08_04_校笺_05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善人’,各本作‘善仁’,古字通。”
《老子》77_03_校笺_04_薛蕙
薛蕙云:“‘不足者補之’,‘補’一作‘與’。”
《老子》66_05_校笺_08_罗振玉
罗振玉云:“敦煌辛本无‘聖人’二字。”
《老子》33_06_校笺_01_校勘
此二语,帛书甲、乙本皆同。今从甲、乙本。想尔本、景龙本、敦煌丁本、遂州本、危大有本皆无“者”字,无“也”字,作“强行有志”。傅奕本、白文本、范应元本皆同此,与帛书甲、乙本合。其他诸...
《老子》15_08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□呵其若楃”,“沌”字损掩,“兮”时译為“呵”,“樸”假作“楃”(上古二字皆属屋部);乙本作“沌呵亓若樸”,“兮”亦时译為“呵”,“其”作“亓”。河上公本、葛玄序...
《老子》62_03_校笺_11_水海
水海按:俞樾、奚侗、马叙伦等人其说非是。《老子》原本当作“美言可以市,尊行可以贺人”,“尊”和“行”之间当无“美”字。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、人间训》的作者因前句有“美言”,误解后句必有...
《老子》20_16_校笺_10_武内义雄
武内义雄云:“天文钞河上本作‘兮’,广明幢作‘剽兮’,泷川本及世德堂本作‘漂兮’。按:‘漂’、‘剽’为‘漂’之或体,而‘漂’、‘飂’音相近。”
《老子》24_06_校笺_22_徐梵澄
徐梵澄云:“以义理言:人而有德美事功,自然彰明者也;而必自加表扬,高自矜许,皆不需者也。譬如‘餘食、贅行’,乃为人所轻。”
《老子》04_01_校笺_15_高亨
高亨云:“既言沖,又言不盈,文义重复,疑‘盈’当读为‘逞’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五年》:‘不可亿逞。’杜注:‘逞,尽也’。《文选·思玄赋》李注引《字林》:‘逞,尽也’。‘盈’、‘逞’古...
《老子》22_10_校笺_03_毕沅
毕沅云:“诸本皆无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78_02_校笺_06_张煦
张煦云:'苏、葛、吕、林无上'以'字。各本无'也'字。'
《老子》72_01_校笺_04_毕沅
毕沅云:“河上无‘則’字,王弼无‘矣’字。”按:道藏河上本有“則”字,宋刊河上本則无“則”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