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典汇编数据 第118页

《老子》63_05_校笺_03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馆本、卷子成疏无‘是以’以下十三字。”
03110

《老子》64_06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豪’字,古本。”
03410

《老子》64_10_校笺_05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柰卷与敦煌壬本同。严遵‘是以’作‘故’,下二‘故’字作‘則’。又,景龙碑本‘’字乃‘執’字之别构。”
05210

《老子》18_音韵_03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按‘義’古皆音‘俄’。《洪范》‘无偏无颇,遵王之义’;唐玄宗改‘颇’为‘陂’,其敕略云:‘朕三复兹句,常有所据,据下文并皆协韵,惟颇一字,实则不伦,宜改为陂。’吴棫曰:...
04310

《老子》20_13_校笺_20_宋常星

宋常星云:“‘昭昭’者,聪明外露,谋虑多端之谓也。”
05510

《老子》38_11_校笺_09_水海

水海按:成玄英本有异同。顾欢本成疏作“處”,强思齐本成疏则作“居”。又,蒋锡昌谓“‘實’指道言,‘華’指智言。‘處其實不居其華’,言處道不處智也。”
03310

《老子》21_09_校笺_13_张松如

张松如云:“作為哲人的老子,自我称述说:我怎么知道万事万物的終极原因是什么样子呢?就是根据其显现為道的运动变化的规律性啊!这是由于普遍性寄寓于个别性,个别性体现着普遍性。万事万物,...
05210

《老子》76_02_校笺_06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生之’,御注作‘生也’,众本作‘之生也’。”
05410

《老子》25_03_校笺_05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易州、馆本、臧疏无‘而’字,下句同。臧疏引节解曰:‘故曰周行不殆也。’则节解亦无‘而’字。”
02910

《老子》26_05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輕則失本’,‘本’河上作‘臣’;‘躁則失君’,谓失君位。”
03810

《老子》27_06_校笺_16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聖人不立形名以检于物,不造进向以殊棄不肖。辅万物之自然而不为始,故曰‘无棄人’也。不尚贤能,则民不争;不贵難得之貨,则民不为盗;不見可欲,则民心不乱。常使民心无欲无惑,...
03110

《老子》28_02_校笺_05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罗卷、臧疏不重‘為天下谿’一句。易州‘常德’作‘常得’,下同。按:‘離’借為‘漓’。”
02810

《老子》03_05_校笺_04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虚’借为‘空’,古书‘空虚’连文者,双声联绵词也。其或单言虚者,或借為‘空’,或借為‘虧’,随文读之。《太平御览》八一引《尸子》‘秦不空’,《汉书·古今人表》作‘秦不...
03910

《老子》29_07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或坏或撱”,“坏(péi)”,或为《老子》原文,或为“培”之假借(上古二字皆為并纽之部,為双声叠韵通假)。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》:“坏,假借為‘培’。”《甲本释文》...
04010

《老子》53_06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資貨有餘’,古本作‘貨財’,一作‘資財’。”
04110

《老子》31_07_校笺_12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‘淡’当据《释文》作‘澹’。‘澹’為‘憺’字之假。《说文》:‘憺,安也。’按:‘恬澹為上’,言安静為上也。‘勝而不美’,言用兵之事,勝而不美也。”
02610

《老子》54_06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修之於邦’,‘邦’,旧本作‘國’,下同。”
03310

《老子》09_03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诸本并作‘满堂’,依义作‘室’是。”
03310

《老子》55_05_校笺_12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洪说与‘牝牡之合’不相应,俞说为长。‘朘’字范同此,馆本作‘酸’。‘朘’盖出《字林》,陆每以《字林》为《说文》,各本作‘峻’。臧疏、易州、馆本、罗卷、寇、赵无‘也’字。...
03310

《老子》32_03_校笺_07_劳健

劳健云:“‘王侯若能守’,傅与景龙、敦煌皆如此。范作‘王侯若能守之’,诸王本作‘侯王若能守之’。他本皆无‘之’字,‘王侯’皆作‘侯王’。《释文》云‘梁武作王侯’。按‘侯’、‘守’二...
06310

《老子》55_08_校笺_05_武内义雄

武内义雄云:“‘益生曰祥’之‘祥’字,罗振玉所藏敦煌本作‘詳’,按‘祥’为‘牂’之假借,与‘壯’同义,与下‘物壯則老’之‘壯’字相应。”
02910

《老子》55_述评

《老子》本章主要宣扬了真正的养生之道。可以说这一章是五十章的姊妹篇。 老子在五十章中就对那种违背生命规律而妄动、过甚追求生命的所谓“生生”的养生之道,给以断然否定,并提出了顺任自然...
03810

《老子》56_08_校笺_06_唐玄宗

唐玄宗注云:“体道自然,故不可得而貴。洗然无滓,故不可得而賤也。”
03210

《老子》12_01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甲本“盲”作“明”,《甲本释文》校正为“盲”。乙本同此句,今从乙本。今诸通行本“使”作“令”,谓“五色令人目盲”。
02410

《老子》57_08_校笺_04_水海

水海按:高明之说是。《老子》下文所谓“聖人之言”,实际上是老子本人寄托之言。成玄英疏文就已指出:“老子自是聖人托伪谦之圣化,故《庄子》云‘寓言十九’也。”
04810

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06_纪昀

纪昀云:“按:《永乐大典》有‘是以聖人能成其大也’九字。”
05310

《老子》35_01_校笺_04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執大象者,天下往’,按:范同此,各本及《文选》王仲宣《哀诗》注引、《晋纪·论晋武帝革命》注引并无‘者’字。”
03410

《老子》13_11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愛以身為天下,若可託天下’,纂微‘若可託天下’作‘則可以寄天下’。司马‘寄天下’添‘矣’字。程‘若可’下有‘以’字。”
05010

《老子》15_04_校笺_11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宋河上作‘與兮’,臧疏、罗卷、易州、磻溪、馆本、赵并无‘兮’字,下同。弼注曰:‘冬之涉川,豫然若欲度若不欲度。’则王作‘豫然’。《文子·上仁篇》引作‘豫兮其若冬涉大川’...
05110

《老子》61_03_校笺_07_魏源

魏源云:“‘天下之牝,常以静勝牡。牝以静為下。’又一本无‘以静為下’四字。吴澄则谓‘下牝字疑衍’,按:吴说得之而未尽,盖下‘牝’字,当在‘牡’字之下,乃倒文,非衍文也。陈象古读‘牝...
052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