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08_音韵_01_江有诰
本章江有诰韵读谓:淵、信韵(真部,“淵”,一均反,“信”平声)。治、能、尤韵(之部,“能”,奴其反,“尤”,音怡)。姚文田谓:淵、仁、信韵,治、能、時、尤韵。邓廷桢同姚韵,并谓:“...
《老子》61_06_校笺_05_易顺鼎
易顺鼎云:“俞说恐未然。两句承‘大國取小國’、‘小國取大國’分言。两句不同,即在一‘以’字、一‘而’字。以取者取人,而取者取於人。‘以取’者取人,谓大之纳小也;‘而取’者取於人,谓...
《老子》21_01_校笺_01_校勘
此两句,帛书甲本、乙本皆同。今从帛书甲、乙本。景龙本“德”作“得”,谓“孔得之容,唯道是從”。李约本、明太祖本、《永乐大典》本“是”作“之”,谓“孔德之容,唯道之從”。其他诸本皆同...
《老子》78_08_校笺_03_毕沅
毕沅云:''正言若反也',诸本无'也'字。'
《老子》01_01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同此;帛书乙本损掩“非恒道也”四字。今从甲本。其他诸本皆无两“也”字,“恒”作“常”,谓“道,可道,非常道”。《淮南子·本经训》和《道应训》引亦无两“也”字,“恒”...
《老子》27_12_校笺_04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罗卷、馆本、易州‘此’字同此,各本及《韩非子·喻老》、孙盛《老子疑问反讯》引并作‘是’。按:‘要妙’借为‘竅杪’,《文选·西京赋》曰:‘微行要屈;’薛综注曰:‘要,或为...
《老子》29_04_校笺_08_高亨
高亨云:“‘故’,傅本作‘凡’。景龙碑、龙兴观碑并作‘夫’。按:‘故’字误,当作‘凡’或‘夫’。又按:行者步于前,随者从于后,义正相反。”
《老子》20_18_校笺_08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而貴食母’,御注作‘而貴求食於母’。”
《老子》24_06_校笺_21_清世祖
清世祖云:“‘行’当做‘形’。食餘,人必恶之;形贅,人必丑之。夫圣人从事於自然,而不自見、不自是、不自伐、不自矜者,盖亦睹夫争者之害也。夫人未有不能立且行者也,苟以立为未足,而加之...
《老子》22_07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故有功’,苏无‘有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17_03_校笺_15_王弼
王弼注云:“不复能以恩仁令物,而赖威权也。不能以正齐民,而以智治国,下知避之,其令不从,故曰‘侮之’也。”
《老子》21_02_校笺_12_王弼注
王弼注云:“恍惚,无形不系之叹。”
《老子》24_07_校笺_10_水海
水海按:帛书甲、乙本皆作“有欲者”,“欲”并非“道”之误。本《道篇》前文“恒有欲也,以觀其所嗷”(今本第一章),后文“物或惡之,故有欲者弗居”(今本第三十一章),亦有作为肯定语义的...
《老子》72_今译
人民不畏惧统治者的威权镇压,那么,可怕的大乱之事就要临头了。不要排挤人民的住所,使他们不得安居;不要压制人民的生存,使他们不得安生。只有(对人民)实行不压制的政策,(人民)才能感受...
《老子》43_05_校笺_08_清世祖
清世祖注云:“以此而观,无為而无不為者,至理也。则不言而教自行,无為而功自成,天下孰能有及之者哉?”
《老子》56_07_校笺_02_魏源
魏源云:“‘不可得而疎’、‘不可得而害’、‘不可得而賤’三句上有三‘亦’字。‘害’王弼作‘劌’,开元本作‘穢’。”
《老子》34_05_校笺_06_毕沅
毕沅云:“‘萬物歸之而不知主’,河上公、王弼‘之’作‘焉’,‘知’作‘為’。‘可名於大矣’,王弼作‘可名為大’。”
《老子》15_03_校笺_09_奚侗
奚侗云:“‘容’借作‘颂’,谓颂仪也。”
《老子》62_08_校笺_05_薛蕙
薛蕙云:“‘有罪以免邪’,‘罪’下一有‘可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15_14_校笺_19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按:钱大昕曰:‘故能蔽不新成,石本作能弊復成,远胜他本。’是也。傅本作‘是以能敝而不成’,脱一‘新’字,與老子义相反。易说以‘敝則新’,证此文当作‘故能蔽而新成’,其说...
《老子》66_04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亓欲先□□,必以亓身後之”,“其”作“亓”,损掩“民也”二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。帛书乙本同此,惟“其”作“亓”。今从乙本。宋刊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敦煌庚本、敦煌...
《老子》74_02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若使民’,司马、苏、曹、陈‘民’作‘人’。‘奇’,李如字。”
《老子》44_01_校笺_02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‘熟’,各本作‘孰’。孰、熟,古通用。”水海按:朱说虽是,然《老子》原本当作“孰”,非为“熟”也。孰,疑问代词,前头有先行词语“名與身”,不仅表示询问,还要求比较与选择...
《老子》48_05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故取天下者’,纂微、苏、曹、达真并作‘取天下’,程无‘故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2_05_校笺_17_吴澄
吴澄云:“道之功普遍於天下,譬如天地之气相合而降为甘露,雖无人使今之,而自能均及於萬物。萬物生畜,於此道之中,故有道者可以为萬物之主,而萬物咸賓焉。”
《老子》11_05_校笺_03_许抗生
许抗生云:“此句通行本皆作‘鑿户牖以為室’,甲、乙本无‘以為室’三字。户牖,即門窗。彭耜纂集引陈景元说:‘半門曰户,門傍窗谓之牖。’”
《老子》59_音韵_01_江有诰
本章江有诰韵读谓:嗇、嗇、復、德、德、克、克、極、國、母、久、道韵(之幽通韵,嗇史入声,服叶房逼反,克枯力反,國古逼反,道叶徒以反)。姚文田谓:嗇、嗇、服、德、克、極、極、國为一韵...
《老子》15_09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混’,胡本反。”
《老子》63_06_校笺_05_张舜徽
张舜徽云:“此言凡輕於许諾者,视事太易,必難践言;凡视事太易者,未曾慎思,终必自困也。”
《老子》19_04_校笺_10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馆本作‘此三者,為文不足’。各本并作‘此三者,以為文不足’。范谓‘王弼同古本’,则王本亦作‘三者,以為文不足也’。今譣王注曰:‘此三者以為文而未足,故令人有所屬。’则王...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