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典汇编数据 第178页

《老子》02_02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前句同,后句“斯”假作“訾”(上古二字皆为支部,属叠韵假借),“善”下原有钩号,当为断句之误;帛书乙本同此二句。今从乙本。范应元本“皆知”前有“天下”二字,“善”后...
04911

《老子》19_03_校笺_02_河上公

河上公注云:“‘絶巧’者,诈僞乱真也。‘棄利’者,塞贪路闭权门也。‘盗賊无有’,上化公正,下无邪私。”
04910

《老子》39_11_校笺_04_易顺鼎

易顺鼎云:“毕氏《考异》据《文选·藉田赋》注引‘貴’下‘高’下皆有‘必’字。鼎按: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及《意林》皆有‘必’字,于意为足。”
05614

《老子》28_10_校笺_08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朴散’各本‘散’下有‘則’字。‘用為官長’,各本‘用’下有‘之則’字。”
0316

《老子》48_06_校笺_05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成玄英《庄子·逍遥游篇》疏引作‘不足以取天下也’。譣五十七章弼曰:‘上章云:及其有事,又不足以取天下也。’是王有‘又’字,‘矣’作‘也’。宋河上‘足’字不作‘可’。”
02910

《老子》20_15_校笺_16_高亨

高亨云:“傅本作‘閔閔’。‘閔’借为‘潣’。《说文》:‘潣,水流浼浼貌。浼,污也。’是‘閔’有污濁之义之证。《楚辞·渔父》:‘安能以身···受物之汶汶者乎?’王注:‘蒙垢尘也。’‘...
03112

《老子》67_09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舍其慈,且勇’,一无‘其’,下二句同。”
05211

《老子》20_03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善’,古本作‘美’。”
0295

《老子》31_11_校笺_17_高延第

高延第云:“上將居右,以其专殺。古者遣將,设明衣,凿凶门而出,以示必死,故预以喪禮自處。”
0477

《老子》45_01_校笺_06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‘弊’字,傅奕、彭、赵均作‘敝’,《韵会小补》曰:‘敝,笔别切,老子云云。’是方日升所见本作‘敝’。毕沅曰:‘敝,河上公、王弼作。弊’是毕所见河、王本作‘弊’,今诸河、...
04115

《老子》14_08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繩’,食陵反,又民忍反。梁帝云:‘无涯际之貌。’顾云:‘无穷不可序,或云宽急。’河上本作‘繩’。‘復(今简作复)’,音服。”
03210

《老子》43_05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“天”字损掩,据王弼本、傅奕本校补;帛书乙本只残留句末一“矣”字,余全损掩。严遵本、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顾欢本、景龙本、御注三本、邢玄本、景福本、敦煌己本、遂州本、楼正...
0278

《老子》25_09_校笺_10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傅本作‘而王處其一尊’,‘尊’字殆‘焉’字形似而误。《广弘明集·法珠对傅奕废佛僧事》引下句作‘而道居其一’。又‘處’字,馆本、傅本均作‘處’,范本作‘居’,作‘處’是也...
0268

《老子》78_01_校笺_12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'按:四十三章强本成疏云:'故下文云:天下柔弱莫過於水,而攻堅强者莫之能先。'系引此文,可知成同景龙碑本。'
0425

《老子》37_03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鎮以’,一作‘鎮之以’。‘鎮’者,壓定之使不动也。”水海按:焦竑本经文作“鎮之以”,而《考异》注文引经文作“鎮以”。
03711

《老子》28_01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谿’,苦奚反,或作‘溪’。”
04411

《老子》06_01_校笺_04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谷’,陆:古木切。李音同,上言谷之应声如道也,应物未尝休息。‘牝’,李:频忍切,母也,言母养万物。”
03515

《老子》20_15_校笺_11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御注作‘忽若晦’,河上作‘忽兮若海’,王弼作‘澹兮其若海’。”
02715

《老子》49_02_校笺_02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聖人无常心,以百姓之心為心’,古本有‘之’字。”
04214

《老子》66_07_校笺_06_水海

水海按:“天下”,此為定语中心词及其前面的结构助词“之”省略了,这个定中结构為“天下之人”。唐玄宗疏文即谓“故天下之人莫能與聖人争”。“莫”,否定性不定代词,可译为“没有人”、“没...
0287

《老子》34_02_校笺_12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(道)生物之功既成,未尝名為己有。”
03110

《老子》09_05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功遂’,‘遂’,本又作‘成’。”
04313

《老子》39_04_校笺_15_张松如

张松如云:“‘正’、‘貞’,古字通用,都是板筑工具之‘楨’的音转,表一般准则之义,见杨公骥《释楨》;彭耜以为‘诸本貞作正,避庙讳’,盖谓唐人始改‘貞’作‘正’,显然是不对的,今譣之...
0376

《老子》33_03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勝人者,有力’,五注、叶、清源无‘有’字。”
05310

《老子》28_08_校笺_07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强本成疏:‘知其白,守其黑,為天下式。···常德不忒,復歸於无極。’是成无下‘為天下式’四字。”
04714

《老子》36_05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、乙本“謂(简作谓)”皆假作“胃”(上古二字皆为匣纽物部),《甲本释文》與《乙本释文》已校改。今从《甲本释文》、《乙本释文》。今诸通行本皆同帛书《甲本释文》與《乙本释...
02913

《老子》01_08_校笺_05_葛洪

葛洪云:“玄者,自然之始祖,而萬殊之大宗也。眇昧乎其深也,故称微焉;绵邈乎其远也,故称妙焉。”
04712

《老子》60_05_校笺_06_水海

水海按:“交”,皆也(吴澄注)。“焉”,兼词,同“于之”,相当于今语“在他(民人)”。此“焉”字不能少。此二句言:聖人以道临天下不傷人,一切神鬼敛迹,不敢为患傷人,因此天下相安无事...
0507

《老子》28_11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故大制不割’,古本作‘大制無割’。‘制’,裁断也;‘割’,分裂也。”
0539

《老子》69_05_校笺_07_张松如

张松如云:“‘輕敵’,范应元同诸王本作‘輕敵’,六朝写本作‘誙敵’。如按:‘誙’字通作‘詮’,《淮南子·诠言训》注:‘詮,就也。’盖谓往就其敵,先发为主也。‘詮敵’致禍亡寶,正与‘...
047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