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22_04_校笺_09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《慎子·外篇》引,惟无‘是以’二字,與傅奕同。”
《老子》67_03_校笺_09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按:柰卷作‘若肖,久矣,久其細也’。按作‘小’义通,《说文》:‘小,物之微也;’与‘肖’为韵。《说文声类》:‘小’、‘肖’皆宵部小声。”
《老子》61_01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本如此,乙本作“大國□□□□”,“邦”作“國”,损掩“者下流也”四字,今从甲本。景福本、司马光本皆“邦”作“國”,无“者”字和“也”字,谓“大國下流”。傅奕本、范应元本...
《老子》58_01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全损。帛书乙本作“亓正閑閑,亓民屯屯”,两“其”字皆作“亓”,“政”假作“正”(上古二字皆为章纽耕部)。《乙本释文》校注云:“関,从系,門声,疑即紊之异体。此句傅奕...
《老子》22_02_校笺_12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道藏王本作‘弊’,御注本、馆本、遂州本、诸石本均作‘弊’,《御览》一百五十九引亦作‘弊’。又‘窪’字,道藏河上公本作‘窊’。‘窪’、‘窊’字同,皆洿下低陷之义。‘窊’為...
《老子》58_01_校笺_05_罗振玉
罗振玉云:“景福、敦煌均作‘醕醕’。”
《老子》01_07_校笺_14_水海
水海按:慎察“两者”,当指“无名”与“有名”。此“两者”,是承上文“无名,萬物之始也;有名,萬物之母也。故恒无欲也,以觀其眇;恒有欲也,以觀其所噭”而言。“两者同出”,而“異名同謂...
《老子》50_03_校笺_01_校堪
此句,帛书甲、乙本皆如此,今从之。严遵本及《谷神子》引皆作“而民生”。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顾欢本、景龙本、敦煌己本、景福本、易玄本、邢玄本、遂州本、楼正本、成玄英本、唐玄宗注本、唐玄...
《老子》58_01_校笺_06_武内义雄
武内义雄云:“敦、遂二本‘醇醇’作‘蠢蠢’。”
《老子》15_05_校笺_13_王弼
王弼注云:“四鄰合攻中央之主,猶然不知所趣向者也。上德之人,其端兆不可睹,意趣不可见,亦猶此也。”
《老子》59_02_校笺_07_卢文弨
卢文弨云:“‘服’,凌本作‘復’。王弼本作‘復’,《释文》‘復音服’。”
《老子》31_07_校笺_15_许抗生
许抗生云:“恬淡,甲本作‘銛襲’,乙本作‘銛’,傅奕本等皆作‘恬淡’。今据改。恬淡,无為也。”
《老子》23_07_校笺_10_高延第
高延第云:“同,齐也,合也。失谓无道德。言在上有道德之人,則所行莫不合於道德。上无道德之人,則所行者,皆反道败德。上出於道德,人亦以道德归之;上出於不道不德,人亦以不道不德应之。”
《老子》09_01_校笺_02_陈碧虚
陈碧虚云:“严君平作‘殖而盈之’,谓积其财宝也。”水海按:朱谦之谓:“严君平作‘殖而盈之’,陈碧虚云:‘谓积其财宝也。’按此盖涉下文‘金玉满室,莫之能守’,而误改上文。”可备参考。
《老子》18_01_校笺_09_水海
水海按:《老子》原本不分章,张松如说是。吴澄本此节即连“大上”一节,并未另分章。然而“故”字,此处似非承接连词。《词诠》卷三云:“故,提起连词。”其无義,仅有提起下文之作用,不当“...
《老子》04_04_校笺_07_刘师培
刘师培云:“按:“湛兮”句疑当在‘淵兮’句之下,抄写致讹。”
《老子》05_04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同此;帛书乙本前句同此,后句“動(动)”则為“踵”之假(二字上古皆為东部)。按:“踵”,《说文》谓“追也”,又云:“一曰往来貌。”“往来”即含有活動之义。今从帛书甲...
《老子》37_02_校笺_04_毕沅
毕沅云:“河上公作‘侯王’,‘守’下有‘之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17_01_校笺_10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潘静观本作‘太上不知有之’。各本及《文选·华林园集诗》注、《让中书令表》注引同此(‘太上下知有之’)。韩非引此而说之曰:‘此言太上之下,民无说也,则安取怀惠之民。’则韩...
《老子》59_01_校笺_07_魏锡曾
魏锡曾云:“‘治人事天’,御注‘人’作‘民’。”
《老子》01_04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、乙本皆同此。今从帛书本。其他诸本皆无句末“也”字。“无名萬物之始也,有名萬物之母也”,古来有两种标读法:一、“无名,萬物之始也;有名,萬物之母也。”河上公、成玄英、陈...
《老子》73_04_校笺_17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罗卷、柰卷及《治要》引‘天’下无‘之’字。罗卷‘不言’下脱‘而善’二字。馆本、卷子成疏‘默然’作‘不言’,六朝残卷、白云蟾作‘坦’,各本作‘繟’,潘作‘綽’。罗卷‘默然...
《老子》29_01_校笺_11_成玄英
成玄英疏云:“方將欲摄取天下苍生而為化生者,必须虚心忘欲。若以有為取之,才欲摄化,而不得之状已彰也。”
《老子》38_02_校笺_01_校勘
此两句,帛书甲本损掩,只余末一“德”字;乙本如此。今从乙本。其他诸本以及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引皆同乙本。
《老子》67_13_校笺_07_武内义雄
武内义雄云:“敦、遂二本作‘以陳則政’。”水海按:譣今存遂州碑本作“以陳則止”,武内义雄則失之也。
《老子》78_01_校笺_17_吕惠卿
吕惠卿云:'天下之物,唯水为能。因物之曲直方圆而从之,则是柔弱莫过於水者也。而流大物,转大石,穿突陵谷,浮载大地,唯水为能,则是攻堅强者无以先之也。'
《老子》35_03_校笺_08_严復
严復云:“‘樂’與‘餌’二语,是反比‘道’非餌也,而用之有不既之效。”
《老子》22_07_校笺_06_宋常星
宋常星云:“聖人不自伐其功者,乃是功歸于天下也,是以天下未有不歸功于聖人者也。”
《老子》41_11_校笺_04_罗运贤
罗运贤云:“《御览》六五九引作‘太音希聲’。”
《老子》09_01_校笺_11_成玄英
成玄英疏云:“‘持’,执也。‘盈’,满也。言不能静退谦虚,恒欲执求盈满,夸矜我大,意在陵人,必致倾危;不如止而勿行也。故《庄子》云:卮满则倾危。又《尚书》云:满招损,谦受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