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典汇编数据 第252页

《老子》28_03_校笺_06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常德不散,即是全和。全和之人,少私寡欲,泊然未兆,乃如婴兒,故云‘復歸於婴兒’也。”
0257

《老子》48_述评

老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“无为”。本章讲的中心议题就是“无为”。 老子谈这个问题,是先从“为学”和“闻道”这两种不同的学习方法和认识方法谈起的。“为学者”所探求的“学”,是“政教礼乐之...
05613

《老子》75_今译

人民的饥饿,因为他们被收取粮食税太多,所以饥饿。百姓的不易治理,由于统治者强作妄为(,而骚挠他们),因此不易治理。民众的轻死,在于他们把谋求生存的事看得很重,因而轻死。只有不把形体...
0449

《老子》31_13_校笺_09_冯达甫

冯达甫云:“兵是不得已而用之,樂殺人者不可以得志。用兵貴右,在以居喪心情待之。”
04112

《老子》27_01_校笺_13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下文‘善閉’、‘善結’下,均有‘者’字,由此以推,则‘善行无轍迹’五句,《淮南子》所据本,并有‘者’字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正义引此亦有‘者’...
05211

《老子》28_08_校笺_08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‘忒’,敦煌本作‘貸’,按‘貸’假借為‘忒’。《礼记·月令》‘毋有差貸’,即毋有差忒也。章炳麟《新方言》曰:‘《月令》注:不貸,不得过差也,貸本作忒。今人谓过曰忒,如过...
0508

《老子》32_08_校笺_03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譬道在天下’,河上、王弼‘道’下有‘之’字。”
0546

《老子》22_音韵_01_江有诰

本章节江有诰韵读謂:盈、新韵(真耕通韵。此二句本在“枉則直”之下,今据韵移在此)。直、得、惑、式韵(之部,惑,呼逼反)。明、彰、功、長韵(阳东通韵,功叶音光)。争、争韵(耕部)。
04511

《老子》20_03_校笺_13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此言‘唯’與‘訶’,‘美’與‘惡’,皆对立事物,究竟相去不甚远,以明世俗之所谓顺逆、美惡,未必皆可为准式也。”
04711

《老子》53_04_校笺_03_张煦

张煦云:“葛‘除’作‘持’。”
03614

《老子》53_04_校笺_09_吴澄

吴澄云:“此言夸张之事。···朝甚除治,则宫室奢靡可知矣。田燕倉虚,谓夺民时而不得耕耨,竭民力而无所蓄积。”
04314

《老子》41_05_校笺_08_奚侗

奚侗云:“《建言》当是古载籍名。”
04914

《老子》53_01_校笺_07_黎子耀

黎子耀云;“‘介’,帛书甲本作‘挈’。又今本‘介然’,衍‘然’字。”
0416

《老子》09_02_校笺_02_傅奕

傅奕云:“‘而棁之’,‘’,音揣,量也。‘棁’,士活切,解也。”
04213

《老子》17_述评

此章节说明了君主“无为而治”的理想政治境界。苏辙注《老子》此节文字,很能说明此节主旨:“太上以道在宥天下,而未尝治之,民不知其所以然,故亦知有之而已。其次以仁义治天下,其德可怀,其...
0528

《老子》80_01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使民有什伯之器’,纂微、司马、曹、陈并无‘民’字。‘而不用也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叶、黄、程并无‘也’字。”
02914

《老子》76_03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死之徒也’、‘生之徒也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五注、曹、陈、叶、清源并无‘也’字。”
03415

《老子》37_02_校笺_09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傅本作‘王侯’。景福本‘若’作‘而’。‘之’字景龙、御注、英伦、傅奕本均无,室町本有。”
0475

《老子》54_06_校笺_08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修道於國,俗易风移,还淳反朴,不偏於所近;一鄉修道,犹未為遍,一國尽修,乃豐厚。夫百姓归厚,在君之化,修之庙堂,德流海外者,盖内正其身,不言而化,不教而理,下之应上,...
0399

《老子》67_08_校笺_07_刘师培

刘师培云:“古本‘成器長’上有‘為’字。成器者,大官也;為者居也;盖古代工官通用,故大官亦名‘成器長’。今本脱‘為’字,谊不可通。”
0466

《老子》25_09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域中有四大,而王處一焉’,苏、程‘處’作‘居’。纂微、司马、曹、黄并作‘而王居其一焉’。陈无此两句。”
03713

《老子》21_08_校笺_09_高明

高明云:“帛书甲、乙本‘以顺衆父’,世传今本多同王本作‘以閲衆甫’,遂州本作‘以閲終甫’。《释文·释言语》:‘順,循也,循其理也。’《易经·说卦》:‘昔者圣人之作《易》也,将以顺性...
05411

《老子》59_02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早復’,‘復’,音‘服’。”
0307

《老子》67_04_校笺_12_古棣

古棣云:“‘吾’字,各本作‘我’,唯傅奕本、范应元本作‘吾’。按:应作‘吾’。上古‘吾’用于主位,‘我’多用于受位。”水海按:《老子》此处作“我”为是。在上古汉语里“我”可以用作主...
05215

《老子》49_02_校笺_06_水海

水海按:“百姓”是奴隶社会宗族制的产物。在先秦奴隶社会中,占统治地位的宗族,概称“百姓”。百言其多,姓指族姓。如《尚书·尧典》“九族既睦,平章百姓”,“百姓”即各个宗族及其贵族首领...
05211

《老子》36_06_校笺_05_纪昀

纪昀云:“‘柔弱勝剛强’,按《永乐大典》作‘柔勝剛,弱勝强’。”
0547

《老子》28_08_校笺_12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忒,差忒也。知白守黑,是谓德全。德全之人,可為天下法式,則真常之道随应而用,应无差忒。”
02914

《老子》26_04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萬乘之主’,‘乘’,绳证反。谓天子也。”
03311

《老子》21_02_校笺_08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释德清‘恍’作‘怳’。顾本作‘惟怳惟惚’。陈象古作‘惟恍與惚’。《说文》有‘怳’、‘忽’,无‘恍’、‘惚’。‘恍’、‘惚’当為‘怳’、‘忽’之假。按:‘恍’、‘惚’犹‘...
0326

《老子》42_02_校笺_03_河上公

河上公注云:“一生阴与阳也。阴阳生和、清、浊三气,分为天、地、人也。天、地、人共生萬物也。天施地化,人长养之。”
03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