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62_02_校笺_09_高明
高明云:“帛书甲、乙本‘善人之也葆’,‘葆’字今本作‘寳’(引者按:或‘實’)。‘葆’从玉,葆省声,乃‘寳’字别构。‘葆’、‘寶’通用,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‘珍寶’,《项羽本纪》...
《老子》36_01_校笺_12_高亨
高亨云:“按:‘歙’、‘翕’古通用。《庄子·山木篇》:‘则呼張歙之。’《释文》引司马注:‘歙,敛也。’《荀子·议兵篇》:‘伐張伐翕;’杨注:‘翕,敛也。’‘固’读为‘姑且’之‘姑’...
《老子》73_05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全损,《甲本释文》校补为“天網恢恢,疏而不失”;帛书乙本即作“天罔怪怪,疏而不失”,《乙本释文》校注云:“通行本作‘恢恢’,河上公注‘甚大’。按《说文》‘(guài)...
《老子》22_07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故有功’,苏无‘有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54_03_校笺_06_罗运贤
罗运贤云:“《御览》六五九引‘修之於身’下,有‘天下自化’一句。”
《老子》58_音韵_08_本章韵读
本章韵读:閑、屯,文部。察、㹟,月部。倚、也,歌部;伏、極,职部。奇,歌部,妖,宵部,歌宵合韵。恍,支部;久,之部,楚音支之合韵。割、紲,月部;刺,锡部,眺,宵部,锡宵合韵。
《老子》64_06_校笺_07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‘衰’,各本作‘抱’。‘豪’,馆本、六朝残卷、范、彭、罗卷、柰卷同此。各本及《类聚》八八、《文选·励志诗》注、《刘先生夫人墓志》注引作‘毫’。”
《老子》41_音韵_05_水海
水海按:“上士聞道,勤能行之;中士聞道,若存若亡;下士聞道,大笑之。弗笑,不足以為道。”前四句是交韵:道、道为韵,幽部;行、亡为韵,阳部。笑、道为韵,笑【sǐau】,宵部,道【deu】,...
《老子》66_06_校笺_07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按:强本成疏及荣注引经文云:‘以其无争’;是成、荣并作‘无’。”
《老子》31_04_校笺_06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中井履轩说非也。《左传·桓公八年》云:‘楚人尚左;’与《老子》‘君子居則貴左’、‘吉事尚左’之俗相合。又遂州本作‘貴佐’,乃‘左’字之误。又傅、范本‘君子’上有‘是以’...
《老子》61_02_校笺_09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天下之牝’御注作‘之交’,高翻作‘之交牝’。”
《老子》28_11_校笺_15_唐玄宗
唐玄宗疏云:“‘大制不割’,此明聖人用道也。夫聖人德全,大制群有,法乾坤之施洒雨露之恩,各畅其和,不知其力,令动植之物咸遂生成,曾不割伤以為己用,故云‘大制不割’。”
《老子》20_07_校笺_08_易顺鼎
易顺鼎云:“按古本皆作‘如登春臺’,與上文‘如享太牢’一例。俞氏谓当作‘如春登臺’,與十五章‘若冬涉川’句法相同,其说甚辨。然《文选》张孟阳《魏都赋》注曰:‘异乎《老子》曰:若升春...
《老子》39_11_校笺_03_毕沅
毕沅云:“《文选·藉田赋》注同(指河上公本作‘故貴必以賤為本,高必以下為基’)。”
《老子》55_02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蜂蠆虺蛇’,‘蜂’,芳逢反;‘蠆’,敕卖反;‘虺’,虚鬼反;‘蛇’,食奢反。‘螫’,失亦反,又呼各反。河上云‘毒蟲不螫’。”
《老子》60_音韵_02_高亨
高亨云:“‘治大國,若烹小鮮。’按:作‘鳞’是也,鳞与下文神、人为韵。应据改。”水海按:《说文》谓“鮮,鱼名”。《尔雅·释鱼》、《说文·鱼部》皆无“鳞”字,疑为后起字。《老子》原本...
《老子》77_03_校笺_12_肖天石
肖天石云:“夫天之道,在損益均衡,有无等量,高下相一,有餘、不足相平,為圆成一切自然相制原理。天道之盈虚消息,盛衰生灭,无不循环不息,周行不殆,且复平等不二;不得其平,则損益以生矣...
《老子》63_04_校笺_04_武内义雄
武内义雄云:“敦、遂二本‘細’作‘小’。”
《老子》39_10_校笺_06_罗振玉
罗振玉云:“敦煌本‘貴’下有‘而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78_04_校笺_09_唐玄宗
唐玄宗注:'柔弱之道,勝于剛强,天下之人无不知者;知有此道,不能行也。'疏云:'天下之人,皆知'柔弱之道,勝於剛强',但惑於自賢,以己为尚,无能行其所知,故云'莫能行'。'
《老子》38_04_校笺_01_校勘
此两句,帛书甲本损掩“而无”两字;乙本如此。今从乙本。《韩非子·解老》同帛书乙本。其他诸本皆同帛书乙本,惟句尾皆无“也”字。
《老子》78_01_校笺_16_唐玄宗
唐玄宗疏云:'水之为性,善下不争,动静因时,方圆随器,故举天下之柔弱者,莫过於水矣。而攻堅强,莫之能勝者,夫水虽柔,而能穴石;石虽堅而不能损水。若以堅攻堅,则彼此而俱损;以水攻石,...
《老子》30_03_校笺_10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苏上有‘故’字,‘有’作‘者’。《治要》‘有’作‘者’。按:强本成疏引经文云:‘故善者果而已;’是成作‘故善者果而已’。‘有’当从诸本作‘者’,俞说是也。按:《左传·宣...
《老子》35_01_校笺_11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按‘大象’即指大道而言,盖以道有法象,可为人君之法则,故谓大道为‘大象’也。四十一章‘大象无形’,言大道无形也。‘執大象,天下往’,谓圣人守大道,则天下万民歸往也。河上...
《老子》16_03_校笺_11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‘云云’,河上、王弼本作‘芸芸’,傅、范本作‘凡物’,《庄子·在宥篇》、《文选》江淹《杂拟诗》注引与遂州碑本均作‘云云’。按:作‘云云’是。‘酝’、‘芸’二字亦通。顾野...
《老子》31_07_校笺_05_纪昀
纪昀云:“按:‘恬淡’,河上公注本作‘恬惔’;一本作‘恬澹’;又作‘恬然’。”
《老子》42_10_校笺_07_罗运贤
罗运贤云:“《说文》:‘父,巨也。’‘巨,规巨也。’‘教父’即‘教巨’,犹言‘教条’也。训‘父’为‘始’,非是。”
《老子》42_06_校笺_09_高亨
高亨云:“‘王侯’,王本原作‘王公’,傅本作‘王侯’,今据改。马叙伦曰:‘譣弼注曰:而得一者王侯主焉。是王作王侯。’按‘公’当作‘侯’,但疑本作‘侯王’。三十二章、三十七章、三十九...
《老子》28_03_校笺_10_詹剑峰
詹剑峰云:“老子认為有道者的修养常保持其纯真,如同婴兒一样,故他说:‘常德不離,復歸於婴兒。’‘含德之厚,比於赤子。’以婴兒作比喻者,因為婴兒的特性是天真的、纯厚的、生机活泼的、不...
《老子》53_03_校笺_11_刘师培
刘师培云:“‘徑’字之下当有‘大’字。四十一章‘大笑之’,王念孙谓当作‘大而笑之’。‘大’与‘迂’同,王以‘迂’义解彼文‘大’字,义虽稍曲,然此文‘徑’、‘大’,‘大’实训‘迂’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