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80_04_校笺_09_吴澄
吴澄云:“民淳事简,上古結繩之治可復。雖有书契,亦可不用,不但不用什伯之器而已。”
《老子》09_01_校笺_08_许抗生
许抗生云:“‘殖’,甲、乙本皆作‘植’,《说文》无‘植’字,疑为‘殖’字。《广雅·释诂》:‘殖,积也。’殖即积累的意思。‘已’,止也。”
《老子》01_03_校笺_04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按:马说是也。吾于马证以外,复得四证焉:四十章:‘天下萬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’‘有’即‘有名’,‘无’即‘无名’。《文子·道原篇》:‘有名,产于无名;无名者,有名之母也...
《老子》27_07_校笺_11_古棣
古棣云:“帛书乙本作‘物无棄财,是胃曳明’。帛书‘物无棄財’前,显然是抄漏了‘恒善救物’一句。许抗生说:‘《说文》:愧,习也。襲、习古通。愧明即襲明也。忡、曳疑皆为愧之误。’许说是...
《老子》20_08_校笺_03_陈景元
陈景元云:“‘怕’,一本作‘魄’。王弼作‘廓’。”
《老子》34_02_校笺_10_水海
水海按:此句各本差异较大,今从帛书本。按帛书本之义。“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”,其主语是上句的“道”。这样,此句之义即為:道使(萬物)功成、使萬事成就,却不命為己有。“成”和“遂”皆為...
《老子》70_03_校笺_04_魏源
魏源云:“‘事有君’,傅奕作‘事有王’。”水海按:今见傅奕本作“事有主”。
《老子》75_04_校笺_08_石田羊一郎
石田羊一郎云:“‘是’下,依义当有‘以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64_04_校笺_01_校勘
此二语,帛书甲、乙本皆损,《甲、乙本释文》分别校为“其微也,易散也”和“其微也易散”。今从《甲本释文》本。李约本“其微”前有“故”字,作“故其微易散”。他本皆无两“也”字,作“其微...
《老子》42_09_校笺_06_高亨
高亨云:“《庄子·山木篇》:‘从其强梁。’《释文》:‘强梁,多力也。’‘强梁者不得其死’句,见《说苑·敬慎篇》所载《金人铭》。当是古代遗言。故《老子》谓‘人之所教’也。”
《老子》15_音韵_05_水海
水海按:“古之善為道者,微眇玄達,深不可志;夫唯不可志,故强為之容”,者【tia】,鱼部;達【dǎt】,月部;鱼部【a】和歌部【ai】皆為阴声韵,主要元音相同,故可通转;歌部【ai】和月部【...
《老子》14_音韵_05_邓廷桢
邓廷桢云:“昧、物為韵,从未从勿之字,古音同部。《说文》曶、昧二字相次。曶云:‘尚冥也。’昧云:‘昧爽,旦明也。’声同义近,故字亦连文。《司马相如传》‘曶爽暗昧’,韦昭读‘曶’為梅...
《老子》39_13_校笺_09_张煦
张煦云:“林、葛、赵‘謂’作‘稱’。文津‘穀’作‘轂’。”
《老子》20_13_校笺_13_奚侗
奚侗云:“‘沌沌’,愚无知也。《庄子·齐物论篇》:‘圣人愚芚;’司马本作‘沌’,注云:‘浑沌不分察也。’又《在宥篇》:‘浑浑沌沌;’郭注:‘浑沌无知。’与下‘昏昏’、‘悶悶’相应。...
《老子》78_01_校笺_05_焦竑
焦竑云:''天下莫柔弱於水',一作'天下柔弱莫過於水'。'能先','先'一作'勝'。'
《老子》31_08_校笺_11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傅本作‘若美必樂之,樂之者,是樂殺人也’。室町本作‘而美之者,是樂殺人也’。遂州本同敦本(敦煌本作‘若美必樂之,是樂煞人’),但‘煞’字同傅本作‘殺’,敦本作‘煞’。按...
《老子》38_02_校笺_02_河上公
河上公注:“下德···德不及上德,故言下德也。不失德者,其德可见,其功可称也。以有名号及其身,故无德也。”
《老子》55_04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本同;帛书乙本作“骨筋弱柔而握固”。今从甲本。宋刊河上公本、王羲之本、御注本、赵孟頫本“筋”字皆作“筋”,谓之“骨弱筋柔而握固”;邵若愚本“筋”作“觔”,谓“骨弱觔柔而...
《老子》57_03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吾□□□□□也茂”,损掩“何以知其然”五字;“茂”,則为“哉”的异体(《字汇·戈部》:“茂,与茂同。”)“茂”或“茂”的后起字为“哉”(《汉语大字典·戈部》:“,...
《老子》27_12_校笺_08_水海
水海按:张舜徽说非是。《老子》原本当作“眇要”。“眇(miào)”,微小、微妙之义。《说文·目部》:“眇,一目小也。”沈涛《说文古本考》:“《易经·履卦》释文引作‘小目’,盖古本作‘...
《老子》62_01_校笺_05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奥’,一下有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7_01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本同;帛书乙本“勶”假作“達(简作达)”(上古二字皆為月部)。今从甲本。宋刊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王羲之本、顾欢本、景龙本、御注三本、遂州本、楼正本、李约本、宋徽宗本、吕惠...
《老子》05_01_校笺_05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猫’,别体字。”
《老子》61_08_校笺_08_水海
水海按:高谓“欲大”连读,当作“大欲”,两句作一句,非也。道藏河上公本、御注本、傅奕本、范应元本等本“欲大”之间皆有“故”字,帛书“欲大”之间有“則”字,“欲大”不得连读并不得作“...
《老子》67_11_校笺_03_罗振玉
罗振玉云:“御注本‘且先’二字颠倒。”
《老子》03_02_校笺_04_水海
水海按:“不貴貨,使民不盗”,虽可与上两句对称,但老子為文,未必尽求骈偶。“難得之貨”四字连用,六十四章、十二章皆有成例。又二十七章王弼注:“不贵難得之貨则民不為盗”,即引此章经文...
《老子》20_13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憃憃呵鬻□□□”,“呵”为“兮”的时译,今复原;损缺“人昭昭”三字,帛书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。乙本“惷憃”作“湷涛”,“兮”时译为“呵”,今复原。宋刊河上公本、王弼...
《老子》33_08_校笺_05_高亨
高亨云:“易说是也。‘亡’、‘妄’古通用。《庄子·庚桑楚篇》:‘汝亡人哉。’亦借‘亡’为‘妄’,即其证。或曰:‘《左传·襄公二十四年》:太上有立德,其次有立功,其次有立言,虽久不废...
《老子》59_03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本全损,帛书乙本作“蚤服是胃重積□”,謂,假作“胃”,“德”字损掩,今据王弼本校补。《韩非子·解老》同此。严遵本无此句。陆希声本、宋徽宗本、邵若愚本、林希逸本、王雱本、...
《老子》55_08_校笺_17_水海
水海按:王、奚、许三家之说,皆本于河上公注。其说亦通,备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