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典汇编数据 第85页

《老子》20_08_校笺_06_王昶

王昶云:“邢州(遂州本)作‘我魄未兆’。开元、至元作‘我獨怕其未兆’。”
0548

《老子》10_02_校笺_06_刘师培

刘师培云:“‘能’下当有‘如’字,是也。惟‘乎’字亦系衍文。‘能’字亦系‘而’字。”
03811

《老子》04_05_校笺_05_王昶

王昶云:“开元、至元无‘誰’下‘之’字。”
0399

《老子》80_04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使人復’,‘復’音服,又扶又反。”
02414

《老子》55_08_校笺_03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‘益生曰祥’,生不可益,益之则夭也。‘心使氣曰强’,心宜无有,使氣则强。”
0439

《老子》47_03_校笺_17_钱钟书

钱钟书云:“‘其出彌遠,其知彌少’,按四十八章所谓‘为道日损’也。‘知’,知道也,即上句之‘見天道’,非指知识;若夫知识,则‘其出愈遠’,固当如四十八章所谓‘为学日益’耳。景龙本‘...
0536

《老子》67_14_校笺_04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天將救之,以慈衛之’,寇‘救’作‘捄’。罗卷‘以慈’上有‘以善’二字,即涉‘以慈衛之’及‘古之善為士者’而衍。馆本作‘天下救之’。”
04814

《老子》33_07_校笺_13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夫物各有所,‘飞龙乘云,腾蛇游雾,云罢雾霁,而龙蛇与蚓蚁同矣。’(《韩非子·难势》引《慎子》)此言失其所也。不失其所者如《周易·艮彖》云:‘艮,止也,时止则止,时行则行...
02715

《老子》69_05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幾’,音祈,一音机。”
03312

《老子》79_03_校笺_09_唐玄宗

唐玄宗注云:'司,主也。徹,通也。言有德之君主,司心契,则人自化。无德之主,则立法以通於人,為法之弊,故未為善。司契则清静,立法则凋残,皇天无亲,唯德是辅,故人君者,常思淳化於无為...
0517

《老子》36_01_校笺_16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按:翕者,敛也,合也。與‘張’为对。《韩非子·喻老》引作‘翕’,乃原文也。传写者或增其偏旁为‘噏’,为‘偏’,为‘歙’。帛书甲本讹而为‘拾’,乙本又变为‘擒’,皆失之。...
08211

《老子》77_08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功成而不居’,一作‘功成不處’。”
04115

《老子》62_02_校笺_11_水海

水海按:后句“保”前当无“不”字。马叙伦、高明说是。朱谦之说非是。此二语是继续申说“道”的功用的,其主词仍为“道”。若以“善,人之宝;不善,人之所不保”断句,则“善”、“不善”分别...
02610

《老子》79_述评

这里老子提出'怨',并指出了杜绝产生'怨'的根源等问题。 老子认为'怨'是一种产生社会祸乱的因素,要自善修德,杜绝'怨'于未生。如果等到'大怨发生而再希图和解,那定会留下余怨',这当然不是妥...
04713

《老子》57_07_校笺_05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宋河上、柰卷、馆本、易州及《治要》引‘令’作‘物’,各本及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、《文子·道原篇》、《后汉书·杜林传》注、《文选·永明九年策秀才文》注引并同此(作‘令’)。...
0358

《老子》58_09_校笺_08_魏源

魏源云:“‘燿’,王弼作‘耀’。”水海按:王弼注文“以光照求其隐慝也”,王似当作“耀”。
02912

《老子》21_06_校笺_05_于省吾

于省吾云:“按:自来皆读‘信’如字,遂不可解结。‘信’、‘申’古通。《考工记·轮人》:‘信其程帛书围;’疏:‘信,古之申字。’《礼记·儒行》:‘起居竟信其志;’疏:‘信读為申。’‘...
0527

《老子》50_06_校笺_04_水海

水海按:作“執生”是也。執,保持。執生,谓保存生命,以尽天年。《老子》主张執生,以保生守静、顺乎自然为特点。老子反对“生生”,即过分看重生命而动作、妄为的“养生法”。严遵注云:“贪...
0245

《老子》62_04_校笺_03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顾本成疏‘奚,何也;’《意林》诸本引并作‘何’。”水海按:成玄英本“何”作“奚”。
04310

《老子》57_05_校笺_02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民多利器,而國家滋昏’,古本有‘而’字。授人以杀人之器,教人以杀人之事,则民多倣效,故國家滋益昏乱。是以兵不可以为常也。”
04613

《老子》12_07_校笺_04_高亨

高亨云:“按:三十八章曰:‘是以大丈夫处其厚,不居其薄;处其实,不居其华。故去彼取此。’七十二章曰:‘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见,自爱不自贵。故去彼取此。’并与此文同例。皆复申前文,似后人...
05314

《老子》30_01_校笺_06_东条一堂

东条一堂云:“按:《臣轨·守道篇》引‘强’字下,有‘於’字,与王注合。”
03513

《老子》78_01_校笺_14_高明

高明云:'严遵、傅奕二本作'天下莫弱於水',乃夺一'柔'字;范本作'天下莫不柔弱於水'而衍一'不'字。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作'天下之物莫柔弱於水',则衍'之物'二字。此文当从帛书作'天下莫柔弱於...
05215

《老子》05_04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掘’,求物反。河上本作‘屈’,屈竭也。顾作‘掘’,云:‘犹竭也。’‘動而愈出’,愈,羊主反,又羊朱反。”水海按:今查河上公诸本皆无“屈竭也”三字注文。
05313

《老子》36_04_校笺_02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取’,一作‘奪’,非古也。”
04610

《老子》69_04_校笺_08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陶说是。‘行’、‘兵’、‘臂’、‘敵’相间为韵。范、罗卷、馆本、臧疏、卷子成疏、吴同此。各本‘執无兵’句在‘仍无敵’句下。”
0349

《老子》68_02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损掩“與”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,其他文字同。帛书乙本“勝(简为胜)”假作“朕”(上古“朕”為侵部【em】,“勝”為蒸部【en】,侵部和蒸部主要元音相同,可以通转,故侵...
03112

《老子》27_12_校笺_08_水海

水海按:张舜徽说非是。《老子》原本当作“眇要”。“眇(miào)”,微小、微妙之义。《说文·目部》:“眇,一目小也。”沈涛《说文古本考》:“《易经·履卦》释文引作‘小目’,盖古本作‘...
04615

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15_高明

高明云:“‘以其不自生’,则谓天地不自私其生。第五十章云:‘生之徒十有三,死之徒十有三,而民生生,动皆之死地十有三,夫何故也?以其生生也。’‘生生’即贵于养生,俗谓贪生怕死,故而死...
05314

《老子》65_音韵_04_本章韵读

本章韵读:者,鱼部;之、治,之部,鱼之合韵;知,支部,上古楚音之、支相押。邦、邦,东部;賊、德、式、式、德,职部。遠、反,元部;順,文部,元文合韵。
040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