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典汇编数据 第84页

《老子》62_08_校笺_06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不日求以得’,河上、王弼‘求’字在‘以’字下。高翻‘日’作‘曰’。‘有罪以勉’,诸本作‘以免邪’,高翻作‘不免邪’。”
06414

《老子》20_01_校笺_09_奚侗

奚侗云:“《庄子·缮性篇》:‘缮性于俗學,以求复其初,滑欲于俗思,以求致其明,谓之蔽蒙人民。’又云:‘附之以文,益之以博;文灭质,博溺心;然后民始惑乱,无以反其性情而復其初。’此即...
04313

《老子》36_02_校笺_02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欲’,河上公本作‘使’,非。”
07313

《老子》28_03_校笺_02_许抗生

许抗生云:“‘於’,甲、乙本皆缺此字,通行本、傅奕本皆有。今据补。”
05711

《老子》09_03_校笺_09_水海

水海按:应从帛书甲本作“盈室”,作“满室”者,因避汉惠帝刘盈讳而改。因“盈”字改作“满”,于是又把“室”字改作“堂”。《说文》云:“室,实也。”徐锴《说文系传》云:“室,实也。室、...
0535

《老子》27_02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损掩“善”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;乙本同此句。今从乙本。景龙本无“者”字,“瑕”作“瘕”,“適”作“讁”,謂“善言无瘕讁”。宋刊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御注本、邢玄本、张之...
05413

《老子》34_04_校笺_12_古棣

古棣云:“‘故常无欲’四字确不应有。‘衣被萬物而不為主,可名於小矣,萬物歸焉而不知主,可名於大矣’,两句相对為文,整齐对应,加‘故常无欲’,有乖老子文风。而且,这里跟‘无欲’、‘有...
03014

《老子》54_04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仅残留一“餘”字,其余全损;帛书乙本作“脩之家,亓德有餘”,“修”假作“脩”,“其”作“亓”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改。今从《乙本释文》本。《韩非子·解老》引、景龙本作“...
0536

《老子》78_02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''以其无以易之也',一无'以'、'也'。'
03715

《老子》29_06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损掩,《甲本释文》则校补為“或强或挫”,高明校补為“或强或赢”,许抗生校订為“或强或剉”。乙本作“或唑”,脱“或强”二字,《乙本释文》校注云:“‘或唑’上似可据傅奕本...
0336

《老子》57_01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正’字,傅奕、陈碧虚并云‘古本作政’。然‘政’者,正也,义通。”
05211

《老子》20_03_校笺_01_校勘

此两句,帛书甲本同;乙本“惡(简作恶)”假作“亞(简作亚)”(上古二字皆为影纽铎部)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改。今从甲本。王弼本、张之象本“美”作“善”,“善”后并有“之”字,无“其”字...
04511

《老子》39_音韵_01_江有诰

本章江有诰韵读:清、寧、靈、盈、生、貞韵,耕部;裂、發、歇、竭、滅、蹙韵,祭部;邪、乎、車韵,鱼部(邪音余);琭、玉韵,侯部;落、石韵,鱼部(落卢入声,石蜍入声)。
0417

《老子》74_01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苏本作‘民不畏死’章,清源、黄、程本并作‘民常不畏死’。”水海按:苏辙注:“政烦刑重,民无所措手足,则常不畏死,虽以死惧之无益也。”苏辙本经文注文有“常”字。
0567

《老子》64_10_校笺_05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柰卷与敦煌壬本同。严遵‘是以’作‘故’,下二‘故’字作‘則’。又,景龙碑本‘’字乃‘執’字之别构。”
05310

《老子》14_01_校笺_03_陈碧虚

陈碧虚云:“‘夷’,古本作‘幾’;幾者,幽无象也。”
04915

《老子》11_06_校笺_04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景龙碑本止此句为一章。”
02814

《老子》13_02_校笺_12_水海

水海按:当有“若驚”二字。“何謂龍辱若驚”与下文“何謂貴大梡若身”文例相同:以设问启下文。别本无“若驚”二字,误脱也。强思齐本成玄英疏云:“‘何謂寵辱?’假设疑问也。”则成玄英本亦...
0488

《老子》75_01_校笺_07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民’字,卷子、馆本、成疏及《后汉书·郎传》引作‘人’,盖唐人避讳追改。‘飢’字,宋河上、馆本、易州、臧疏、范、二赵、吴及《郎传》、《治要》引同,各本作‘饑’。《说文》...
04815

《老子》12_01_校笺_05_张松如

张松如云:“‘五色令人目盲’,甲本‘盲’讹作‘明’。”
0475

《老子》24_05_校笺_06_憨山

憨山云:“自矜,谓自恃其能,此好胜强梁之人,速于取死。”
0389

《老子》78_06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同此,唯'謂(简作谓)'假作'胃';乙本'邦'讳作'國(简作国)'。今从甲本。'詢(gòu)',同'詬(简为诟)',张松如、《甲、乙本释文》、复旦本即校为'詬(简为诟)',其义为耻...
0296

《老子》32_01_校笺_06_劳健

劳健云:“‘道常无名’,‘名’字與下‘臣’、‘賓’诸字为韵。或以第三十七章有‘无名之樸’句,读此章亦以‘樸’字为句,非也。”
07211

《老子》20_04_校笺_02_孙鑛

孙鑛云:“‘不可’,一作‘不敢’。”
0247

《老子》11_02_校笺_07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《考工记》‘无、有’用為二名,‘无’指車轂内外空间而言,‘有’指車轂而言。有車轂而无空间,固不能利转;有空间而无車轂,亦不能利转。《老子》此‘无’,与《考工记》谊同;但...
02411

《老子》66_06_校笺_08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猒’,范同,各本及《文选·吊魏武文》注引作‘厭’。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曰:‘推之而不厭;’《列子·黄帝篇》注引向秀《庄子注》曰:‘天下樂推而不厭;’盖并本此,亦作‘厭’...
03413

《老子》23_08_校笺_02_薛蕙

薛蕙云:“‘同於道者,道亦得之;同於德者,德亦得之。’一二‘亦’字下并有‘樂’字。”
02413

《老子》80_01_校笺_09_魏源

魏源云:“‘小國寡民,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’,傅奕作‘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也’。此从河上。”
04312

《老子》10_02_校笺_12_水海

水海按:当作“搏”也。“槫”、“專”乃“搏”之借字(三字皆为元部,故可通假)。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《孙膑兵法》之《十阵篇》有“員陳者,所以槫也”句,影本注释云:“槫,读为專或團。...
03311

《老子》47_02_校笺_07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磻溪作‘不窥牖,見天道’。张之象‘窥’作‘’。罗卷无‘牖’字。‘知’,《文选·思玄赋》注引作‘見’。成疏曰:‘覩自然之道。’是成亦作‘見’。”
042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