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典汇编数据 第98页

《老子》23_01_校笺_10_顾欢

顾欢云:“希,少也。人能爱气少言,則行合自然。”
03913

《老子》61_02_校笺_09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天下之牝’御注作‘之交’,高翻作‘之交牝’。”
04411

《老子》10_04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民’,‘治’,河上本又作‘活’。”水海按:今存诸种河上公本以及河上公注文皆作“治”,无作“活”者。可知陆德明于唐代尚见到一河上公古本作“活”的。
0545

《老子》44_音韵_03_古韵总论

《古韵总论》云:“古人有一句一转韵,而韵在句中者,如《老子》‘名與身孰親’七句,‘我无為而民自化’四句。”
03712

《老子》22_01_校笺_09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‘正’作‘直’。”
0365

《老子》18_02_校笺_05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无‘焉’字。‘智慧’,河上公作‘智惠’,王弼作‘知慧’。‘知’与‘智’同,‘惠’与‘慧’通。聚珍版弼本作‘慧智’,与陆德明本不同。”
04512

《老子》29_06_校笺_12_水海

水海按:范应元、马叙伦说是也。高明误将帛书乙本本句的“或”说成是上句的“或吹”,然后判定本句乙本全部脱漏,从而校订帛书甲本全句作“或强或赢”。这完全是高氏个人臆断,没有直接证据。其...
0436

《老子》36_08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《韩非子·喻老》亦作‘邦’;河上公、王弼及《庄子·胠箧篇》、《后汉书·翟酺传》引并作‘國’。《说苑·君道篇》引作‘國之利器,不可以借人’。”
0486

《老子》74_02_校笺_08_张松如

张松如云:“(蒋锡昌)这是只就此一句来读,未曾同前文贯穿起来。合上下语是说:‘若民恒畏死,而為奇者,吾得執而殺之,孰敢?’而民之為奇者竟不绝,此正反证‘民不畏死’,从而申述了‘奈何...
0356

《老子》36_04_校笺_14_董思靖

董思靖云:“夫張极必歙,與甚必奪,理之必然。所謂‘必固’云者,犹言物之將歙,必是本来已張,然后歙者随之,此消息盈虚相因之理也,其机虽甚微隐,而理实明者。”
0287

《老子》65_05_校笺_10_高亨

高亨云:“‘此’上王本原有‘知’字。按:王本‘知’字涉下文而衍。‘稽’读為‘楷’。《广雅·释诂》:‘楷,法也。’《说文》:‘式,法也。’稽、楷古通用。《庄子·大宗师篇》:‘狐不偕。...
03611

《老子》27_03_校笺_14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馆本作‘笇’。《论语·八佾篇》集解:‘多笇饮少笇,《释文》:笇,籌也。’朱骏声曰:‘筭长六寸计历數者,从竹从弄,会意,言常弄乃不误也。字亦作笇。’”帛书《乙本释文》校注...
03312

《老子》76_04_校笺_09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《文子·道原篇》‘則’作‘即’。‘則’、‘即’古书多通用,见《经传释词》。《列子》引‘不勝’二字作‘滅’字,是也。由‘滅’字脱失。读者以弼注中有‘故必不得勝’云云,补‘...
05514

《老子》22_01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‘正’作‘直’。”
04514

《老子》68_04_校笺_10_高明

高明云:“马氏(指马其昶)所謂‘古之極’中之‘古之’二字,乃為下章‘用兵有言’之前文而窜于此者。按今本旧读,则曰‘是謂配天古之極’。俞、马二氏初创此说,曾得到奚侗、马叙伦、高亨、朱...
0556

《老子》41_03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下士聞道,大笑之’,古本‘道’下有‘而’字。”
0377

《老子》29_06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羸’,力為反。”
08310

《老子》76_05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故堅强居下,柔弱處上’,清源无‘故’字,黄‘居’作‘處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叶、程并作‘强大處下’。”
04512

《老子》48_04_校笺_06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范谓王同古本,则范见王本作‘則’,当据改。然‘而’、‘則’古通。《庄子·知北游篇》引句末有‘也’字。”
03712

《老子》51_05_校笺_10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《道藏宋张太守汇刻四家注》此节附注校语云:‘明皇、王弼二本命并作爵。’各王注本均误录作弼注,殿本亦如此。纪昀曰:‘按此句,疑命字下原校语,误作弼注。’按纪说是也。道藏张...
05515

《老子》12_06_校笺_12_余培林

余培林云:“‘目’,包括耳、口、心、行四者。‘為腹’,指满足身体的需要;‘為目’,指满足心理的欲望。身体的需要简单,所谓‘鹪鹩巢林,不过一枝;偃鼠饮河,不过满腹’(《庄子·逍遥游篇...
0399

《老子》69_06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抗兵相加,哀者勝矣’,古本作‘抗兵相若,則哀者勝矣’。”水海按:焦竑本、傅奕《道德经古本篇》“抗”前皆有“故”字。
0508

《老子》76_01_校笺_06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‘人’,磻溪作‘民’。馆本、卷子成疏无两‘也’字,下同。赵、经幢无上‘也’字,各本及《说苑·敬慎篇》、《文选·座右铭》注引有。‘堅’字,各本及《座右铭》注引同此,卷...
03213

《老子》57_02_校笺_05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御注‘以奇’误作‘以其’。”
04913

《老子》21_06_校笺_03_老子白话句解

无名氏《老子白话句解》云:“‘其精甚真’,可能為‘其中有精’之旁注,而错入经文,遂脱‘冥兮窈兮’四字也。”
04113

《老子》76_05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前句无“故”字,后句“柔弱”后有“微細”二字(因前文有此二字,此处仍衍);乙本如此。今从乙本。道藏河上公本、宋刊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顾欢本、御注三本、邢玄本、景福本、...
03013

《老子》44_音韵_05_水海

水海按:本章各句皆句中自为韵:“名與身孰亲?”身【cǐen】、亲【tsYen】韵,真部。“身與貨孰多?”貨【xuai】、多【tai】韵,歌部。“得與亡孰病?”亡【mǐwan】、病【bian】韵,阳部。“...
04415

《老子》67_13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以戰則勝’,五注‘戰’作‘陳’,‘勝’作‘正’,邵‘勝’亦作‘正’。”
0449

《老子》67_01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损掩,《甲本释文》校补为“天下皆謂我大,不肖”。乙本作“天下□胃我大,大而不宵”,前句损掩一“皆”字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补,“謂(简作谓)”假作“胃”,“肖”假作“宵...
02913

《老子》38_音韵_05_水海

水海按:“應”、“扔”皆蒸部字,古棣误为耕部。“仁”,真部【en】,“禮”,脂部【ei】,真脂通韵,故“仁”、“禮”押韵。“薄”,铎部。“華”,读为“荂”,李善谓读为枯瓜切,郝懿行谓“...
043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