毕沅

《老子》47_03_校笺_05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镾’,各本皆作‘彌’,应用‘镾’。‘尟’,古鲜字,诸本皆作‘少’。”
04112

《老子》26_01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靖’,诸本皆作‘静’。古字无‘躁’,应作‘趮’。”
0267

《老子》23_06_校笺_03_毕沅

毕沅云:“诸本‘得’并作‘德’。古字‘得’、‘德’通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‘吾為若德’,《汉书》作‘公得是已’。河上公、王弼‘德者同於德,失者同於失’上,俱无‘從事’句。”
0388

《老子》27_03_校笺_07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作‘善計者不用籌策’,王弼无‘者’字。陆希声、吕惠卿‘策’作‘算’。陈象古‘數’作‘計’,‘策’作‘算’。”按:蒋锡昌云:“陈(象古)‘策’作‘筭’。”水海按:河上...
05711

《老子》56_07_校笺_03_毕沅

毕沅云:“王弼‘害’作‘劌’,苏灵芝书作‘穢’。《说文解字》:‘劌,利伤也。’无‘穢’字。”
04713

《老子》40_03_校笺_03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、顾欢并作‘天下萬物’,陆希声同傅奕。”
0336

《老子》41_08_校笺_05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作‘偷’,《说文解字》无‘偷’字。”
04612

《老子》59_07_校笺_07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柢’河上公作‘蔕’,《韩非子》作‘深其根,固其柢’,无‘是謂’二字。苏灵芝书亦为‘蔕’。”
03210

《老子》15_14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作‘故能蔽不新成’,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作‘故能弊而不新成’。”
0526

《老子》14_08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王弼本或无‘兮’字。”
03911

《老子》58_06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傅奕作‘祺’,河上公作‘訞’,王弼作‘妖’。按‘妖’应作‘娱’,古无‘訞’字。”
0295

《老子》20_18_校笺_10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无‘欲’字。明皇作‘而貴求食於母’,陈象古、邵若愚同。马端临《文献通考》称晁氏云:‘明皇本作兒貴求食於母。’今检之则未确也。”
0466

《老子》06_01_校笺_07_毕沅

毕沅云:“陆德明曰:‘谷,河上本作浴’。后汉陈相边韶建老子碑《铭》引亦作‘浴’。”
04514

《老子》62_06_校笺_03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不如進此道也’,河上、王弼‘進’上有‘坐’字,无‘也’字。”
0425

《老子》29_06_校笺_05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剉’,河上、王弼作‘羸’。”
0448

《老子》20_13_校笺_09_毕沅

毕沅云:“王弼同河上作‘純’,苏灵芝书亦作‘純’。作‘純’为是。陆德明曰:‘沌,本又作忳。’‘沌’、‘忳’并非也。河上公作‘衆人昭昭’。王弼无‘皆’字。”
03615

《老子》08_04_校笺_03_毕沅

毕沅云:“王弼‘人’作‘仁’,寇才质同王弼。”
0327

《老子》64_03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判’,河上作‘破’,王弼作‘泮’。《说文》无‘脆’字,有‘脃’字,云:‘小耎易断也。’‘膬’字云:‘耎易破也。’是‘脃’、‘膬’同义。‘泮’、‘判’字通。”
0267

《老子》80_04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民’,王弼作‘人’,改‘民’为‘人’,皆唐本也。”
02413

《老子》15_05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陆希声亦无‘兮’字。张守节《史记正义》引作‘猶予若畏四鄰’。”水海按:《史记·吕后本纪》司马贞索隐引经文作“猶兮若畏四鄰”。
04713

《老子》20_06_校笺_07_毕沅

毕沅云:“古‘亨’、‘烹’同字,汉《刘熊碑》‘子孙亨之’、《张公神碑》‘元享利贞’,并可证。享’、‘饗’亦通。”
0506

《老子》34_01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作‘大道氾兮’,作‘氾’為是。”
0586

《老子》54_02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王弼、金时雍‘子孫’下有‘以’字。”
05113

《老子》22_09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王弼同(‘夫惟不争,故天下莫能與之争’),河上作‘夫惟不矜,故天下莫與之争’。考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亦作‘夫惟不争’,恐今河上本非也。”
05414

《老子》56_01_校笺_02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知者不言也,言者不知也’,河上公、王弼无二‘也’字。”
03113

《老子》02_05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并作‘萬物作焉而不辭’。陆希声及《太平御览》七十六引皆无‘焉’字。”
02914

《老子》02_05_校笺_18_毕沅

毕沅云:“两‘不處’河上公作‘弗居’,聚珍板王弼注本作‘功成而弗居’,校云:《永乐大典》无‘而’字,‘弗’作‘不’。沅按: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作‘不’。‘不’字為是。”
05410

《老子》43_01_校笺_05_毕沅

毕沅云:“《淮南子》无上‘之’字。”
05113

《老子》66_06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猒’,苏灵芝书同。各本作‘厭’。”
0407

《老子》55_03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猛獸不據,攫鳥不搏’,《谷神子》两句倒转。‘攫’,开元、易州本作‘玃’,非。”
049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