毕沅

《老子》15_05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陆希声亦无‘兮’字。张守节《史记正义》引作‘猶予若畏四鄰’。”水海按:《史记·吕后本纪》司马贞索隐引经文作“猶兮若畏四鄰”。
04713

《老子》21_07_校笺_03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并作‘自古及今’。”
03713

《老子》28_11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大制無割’,河上公、王弼作‘故大制不割’。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亦作‘無’。”
04612

《老子》41_01_校笺_03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作‘勤而行之’。”
01216

《老子》56_04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紛’,王弼作‘分’,《谷神子》作‘忿’。”
0279

《老子》67_13_校笺_08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作‘慈以戰則勝’,《韩非子·解老》作‘慈於戰則勝’。‘陳’,依义当作‘敶’字。”水海按:譣今存王弼注云:“夫慈以陳則勝,以守則固,故能勇也;”又注:“相慜而不...
0539

《老子》09_02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’,诸本并作‘揣’。《说文解字》无‘’字。傅奕本惟此句下有音义云:‘,音揣,量也。’按:‘量’之义即‘揣’字。《左传》所称‘揣高卑’,是或‘散’为‘揣’字古文欤?!又顾...
03210

《老子》17_04_校笺_07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作‘有不足焉,有不信焉’。王弼作‘信不足焉,有不信焉’,陆希声作‘信不足,有不信焉’。”
0285

《老子》23_06_校笺_03_毕沅

毕沅云:“诸本‘得’并作‘德’。古字‘得’、‘德’通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‘吾為若德’,《汉书》作‘公得是已’。河上公、王弼‘德者同於德,失者同於失’上,俱无‘從事’句。”
0388

《老子》31_11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无‘是以’二字,‘處’作‘居’。‘言居上势則以喪禮處之’,河上公、王弼无‘居上势則’四字。”
0595

《老子》45_02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作‘大盈若沖’。《文选·魏都赋》注作‘大满若沖’。”
04314

《老子》59_07_校笺_07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柢’河上公作‘蔕’,《韩非子》作‘深其根,固其柢’,无‘是謂’二字。苏灵芝书亦为‘蔕’。”
03210

《老子》76_01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彊’,或作‘强’。《谷神子》无二‘也’字,下并同。”
0315

《老子》13_03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陈景元、李道纯作‘寵為上,辱為下’。陈、李二家俱谬。”
03713

《老子》20_09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‘若’作‘如’;‘咳’,河上公作‘孩’。《说文解字》曰:‘咳,篆文孩。’古文字同。”
04714

《老子》26_05_校笺_07_毕沅

毕沅云:“王弼同河上公作‘輕則失臣’。”
0485

《老子》36_02_校笺_02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欲’,河上公本作‘使’,非。”
07113

《老子》38_06_校笺_05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仍’,王弼作‘扔’。按《说文解字》‘仍,因也’,‘扔’亦因也,夏时有扔氏是此字。”
0536

《老子》51_06_校笺_05_毕沅

毕沅云:“《说文解字》:‘毒,厚也;’《释名》:‘亭,停也;’据之是亭、成、毒、熟声义皆相近。”
0349

《老子》65_02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、王弼并作‘智多’,无‘也’字。”
04915

《老子》02_05_校笺_18_毕沅

毕沅云:“两‘不處’河上公作‘弗居’,聚珍板王弼注本作‘功成而弗居’,校云:《永乐大典》无‘而’字,‘弗’作‘不’。沅按: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作‘不’。‘不’字為是。”
05410

《老子》15_06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作‘儼兮其若客’。王弼作‘儼兮其若容’,非是。‘客’與‘釋’、‘樸’等字為韵也。《论语》‘居不客’,陆德明曰:‘本或作容。’其误與此同。”
05014

《老子》21_09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奚’,河上公、王弼作‘何’。李约无‘哉’字。”水海按:李约作“吾何以知衆甫之然?以此。”
04710

《老子》29_01_校笺_05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无‘者’字。”
0675

《老子》41_03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无‘而’字。”
02810

《老子》56_07_校笺_03_毕沅

毕沅云:“王弼‘害’作‘劌’,苏灵芝书作‘穢’。《说文解字》:‘劌,利伤也。’无‘穢’字。”
04713

《老子》68_04_校笺_03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无‘也’字,王弼亦无‘也’字。”水海按:宋刊河上本无“也”字,而道藏河上公本则有“也”字。
03811

《老子》09_03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诸本并作‘满堂’,依义作‘室’是。”
03310

《老子》17_05_校笺_07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猶’,王弼作‘悠’。陆希声无‘兮’字。”
02510

《老子》23_08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、王弼‘得之’上并有‘樂’字。”
051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