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49_07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聖人之在天下’,严遵、王弼同古本。”水海按:今譣之严遵本和王弼本,皆无“之”字。然王弼注云:“是以聖人之于天下·”王弼本似有“之”字。
《老子》33_05_校笺_05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知万物皆备于我者,则莫富于此也。”
《老子》08_03_校笺_04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居衆人之所惡’,‘惡’去声。‘故幾於道’,‘幾’平声。古本。苏曰:‘一本道下有矣字。’”
《老子》63_03_校笺_02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圖難乎於其易,為大乎於其细’,古本有‘乎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8_11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无割’,严遵、王弼同古本;河上公与世本作‘不割’。”水海按:今见王弼本经文作“不割”,而陆德明注出“無割”,且王弼注文亦谓“故‘無割’也”,可知古王弼本作“無割”。今...
《老子》33_07_校笺_06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道不可以方所言,此言所者,以万物由是出而言也。人能有志于道,不离于初,故不失其所。如此者,乃久也。”
《老子》13_11_校笺_09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故貴以身為天下者,不轻身以徇物也;愛以身為天下者,不危身以掇患也。‘託’,付也。‘寄’,寓也。先不轻身以徇物,則可以付天下於自然,而各安其安。能不危身以掇患,然后可以寓...
《老子》41_03_校笺_02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古本有‘而’字。聞道而大笑之者,乃下士也。下士聞道而笑者,以为虚无而笑也;又聞弱之胜刚、柔之胜强、贵以贱为本、高以下为基,皆不信而笑之也。殊不知实运于虚,有生于无,虚无...
《老子》17_05_校笺_05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猶兮其贵言哉’,‘兮’、‘哉’二字,严遵同古本。”
《老子》44_04_校笺_08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知足,则箪食瓢饮而自乐;知止,则功成名遂而身退。此老子复晓人曰:是故甚爱名者,则必大費精神;多藏貨者,则必重失身命。惟知足、知止而不贪名貨者,则不致污辱、危殆,可以長且...
《老子》36_04_校笺_02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取’,一作‘奪’,非古也。”
《老子》41_09_校笺_04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質真若渝’,‘質’,朴也;‘真’,实也;‘渝’,变也。真之質者,随宜应物,故如渝变。”
《老子》20_12_校笺_02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世本省‘獨’字。今从古本。圣人之心浑然天理,终日如愚,谓我獨愚蒙人之心也哉。”
《老子》49_11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咳’,何来切,小儿笑貌。旧本、《释文》并作‘咳’。”
《老子》09_05_校笺_15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阴阳运行,功成者退,天之道也。人当效天,故自古及今,功成名遂而身不退者,祸每及之。老子之言,万世龟鉴,如张子房者,乃合天之道也。苏曰:‘日中则移,月满则亏,四时之运,功...
《老子》69_04_校笺_04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扔无敵’,‘扔’音認,引也,又音仍。‘執无兵’,古本。”
《老子》67_07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儉’约也。儉约,故能不暴殄天物,而使天下不尚奢侈,家给人足,可谓廣矣。”
《老子》57_02_校笺_04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奇’,异也。兵以禁乱除暴不得已而用之,不可以为常也。运筹于帷幄之中,决胜于千里之外,以奇异之谋也。然而,以正治國,以奇用兵,不若以大道无事而取天下也。”
《老子》39_10_校笺_04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王侯无以為貞,將恐蹙’,古本如此。河上公‘為貞’下有‘而貴高’三字。‘蹙’音厥,僵也。”
《老子》14_09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是謂无狀之狀,无物之象’,古本。《淮南子》、扬雄、傅奕同古本。”
《老子》64_06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豪’字,古本。”
《老子》30_04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一本‘强’字下有‘焉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75_02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民之難治者,以其上之有為也,是以難治’,古本。殊不知民不難治,至于難治者,由上之人有為多欲,而民亦化上,是以難治也。汉文帝尽灭民租,恭俭清静,而天下大治,其效著矣。苏...
《老子》27_03_校笺_04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善數者无籌策’,‘數’上声,王弼、严遵同古本(作‘善數’),河上公作‘善計’。‘籌策’,筭數也。善數物者以一,故无籌策。”
《老子》26_03_校笺_05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雖有榮觀’,‘觀’,去声,一作‘館’。‘觀’,从游之所也。‘宴處超然’,‘宴’,安也。王弼同古本,河上公作‘燕’。君子终日行,不离輜重,雖有榮华之觀,亦安居而超然不顾...
《老子》15_11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孰能濁以靖之而徐清’,‘靖’一作‘静’。然‘靖’训安,接下文义相贯。‘而’字,王弼同古本。谓心虽应物,而谁能濁之?以其能安定之,而徐自清也。”
《老子》44_02_校笺_05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世欲之人多轻身而徇名貨,贪得而不顾危亡,故老子问之曰:身與名货孰親孰多?必竟是身親于名,身重于貨也。至于名貨得而身致危亡,孰为病邪?盖因贪名貨而致身亡,必竟是身元无病而...
《老子》61_03_校笺_19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大國能谦下,則小國附之;小國能谦下,則大國容之。故大國谦下以取人,小國谦下而取於人。”
《老子》06_01_校笺_05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谷神’,犹言虚灵也;‘不死’,犹言无极也;‘玄牝’,言其生物而不见其所以生也,謂虚灵无极。此乃生物之牝,而不见其所以生,故曰‘玄’。‘谷神’二字,傅奕云:‘幽而通也。...
《老子》07_04_校笺_05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邪’,余遮切,疑辞。谓聖人谦下无争,非以其无私邪?此言其实无私也,而人自然尊之,物莫能害之,盖以其无私,故能成其私也。聖人成其私者,非私曲也,非私邪也,谓众人之自益其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