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01_08_校笺_02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‘此两者同,出而異名,同謂之元。元之又元,衆妙之門’,‘元’古本皆作‘玄’,清本以避聖祖讳,改‘玄’为‘元’。今当更正,以下仿此。”水海按:《绩语堂碑录》因避清帝玄烨之...
《老子》47_02_校笺_07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磻溪作‘不窥牖,見天道’。张之象‘窥’作‘’。罗卷无‘牖’字。‘知’,《文选·思玄赋》注引作‘見’。成疏曰:‘覩自然之道。’是成亦作‘見’。”
《老子》47_04_校笺_07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张嗣成、危大有本均引‘名’作‘明’。武内义雄曰:‘名乃明字之假借。’今按:《释名·释言语》‘名,明也’;名与明音义通,不必改字。”
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09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‘故’字,(景龙)碑本磨灭不明。‘長久’,各本作‘長生’。···此‘久’字盖假借为‘有’,与前二‘久’字稍别。《列子·天瑞篇》:‘精神者,天之久;道进乎本不久;’注:‘...
《老子》50_01_校笺_05_陈鼓应
陈鼓应云:“出生入死:人出世为‘生’,入地为‘死’。这句通常有两种解释:一、人离开生路,就走进死路。王弼注:‘出生地,入死地。’二、人始于生而终于死。吴澄说:‘出则生,入则死。出谓...
《老子》07_05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本“私”字损掩;乙本同此。今从乙本。想尔本、索洞玄本、遂州本、成玄英本“私”作“尸”,全句作“故能成其尸”。其他诸通行本皆同帛书乙本。
《老子》50_10_校笺_0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措’,范作‘錯’,易州误作‘揩”,各本及《淮南子·诠言训》、《北山录》二引同此。宋河上脱‘其’字。罗卷‘爪’误作‘狐’。‘容’字,俞先生说是。‘爪’当作‘Ψ’,馆本作...
《老子》51_07_校笺_03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罗卷‘恃’讹为‘悵’。《周易·系辞》正义引‘為而不宰,功成不居’。成玄英《庄子·庚桑楚·疏》引‘功成弗居,長而不宰’。”
《老子》53_02_校笺_01_校勘
此两句,帛书甲本作“□□大道,唯□□□”,前句损掩“行於”二字,后句损掩“迆是畏”三字,《甲本释文》补校为“行於大道,唯施是畏”。帛书乙本,前句同此,后句“迆”作“他”,盖“迆”之...
《老子》10_07_校笺_06_唐玄宗
唐玄宗疏云:“下经云:‘道生之,德畜之’;此云生之畜之者,谓人君法道清静,令物得遂其生,成效德弘济,令物各尽其畜养,故云‘生之畜之’。”
《老子》54_09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全损;帛书乙本作“吾何□知天下之然兹?以□”,前句损缺“以”字,后句损缺“此”字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补。傅奕本、范应元本和《韩非子·解老》引“何”作“奚”,傅奕本谓“...
《老子》13_04_校笺_02_河上公
河上公注云:“得寵荣驚者,处高位如临深危也。贵不敢骄,富不敢奢。失者,失寵处辱也;驚者,恐祸重来也。”
《老子》60_01_校笺_10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洪、易皆颇迂曲其说,惟以此知‘若’字疑本或作‘苦’,‘鮮’字疑严本作‘澌’是也。又《韩非子·解老》引‘國’下有‘者’字,顾广圻曰:‘傅本及今《德经》皆无者字。’王先慎曰...
《老子》17_01_校笺_08_张煦
张煦云:“葛‘下’作‘不’。”
《老子》62_08_校笺_04_陈碧虚
陈碧虚云:“古本作‘不曰求以得’,严君平本作‘不求而自得’。”
《老子》66_06_校笺_03_魏稼孙
魏稼孙云:“‘樂推而不厭’,此句‘厭’字及后‘无厭其所生,夫唯不厭’,御注作‘默’。前‘厭饮食,是以不厭’,御注作‘猒’。”水海按“默”同“猒”。《龙龛手镜·犬部》云:“默”,同“...
《老子》23_07_校笺_08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谓失道者則同於失道之人,故同於道者,有道者亦与之相得。同於德者,有德者亦与之相得。而同於失者,則失道者亦与之相得。此乃同声相应、同气相求也。是知人之言行,当疏通安静,不...
《老子》41_11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本损掩;乙本如此。今从乙本。严遵本、河上公本、王弼本等皆同乙本。
《老子》43_05_校笺_04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彭、张嗣成有‘矣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02_04_校笺_02_俞樾
俞樾云:“唐傅奕本作‘萬物作而不為始’。毕氏沅谓‘辭、始同聲,以此致异,奕义為长’;然三十四章云:‘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’,与此章文义相近,恐未可舍古本而从傅本也。”
《老子》30_05_校笺_13_水海
水海按:唐玄宗、任法融之注疏、释义,大致符合《老子》之旨。其中,对於“矜”的解释,按通语训解为“矜夸”、“逞能”,还有释为“矜大”(河上公注)、“夸大”(杜光庭注)、“自恃”(魏源...
《老子》09_03_校笺_12_王安石
王安石注云:“堂者,虚而受物者也。金玉满之,则是盈矣。故不能守。”
《老子》10_05_校笺_14_唐玄宗
唐玄宗注疏云:“修德可以為君,為君须承历数。即‘天門’者,帝王历数所从出也。‘開闔’,谓治乱。言人君应期受命,能守雌静,则可以永终天禄矣。《周易》曰:‘一闔一辟谓之变’,言聖人抚远...
《老子》53_03_校笺_06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而人好徑’,御注、高翻作‘民其好徑’,河上、王弼作‘而民’。”
《老子》15_03_校笺_06_易顺鼎
易顺鼎云:“《文选·魏都赋》张载注引《老子》曰:‘夫唯不可識,故强為之颂。’··作‘颂’者,古字;作‘容’者,今字。···强為之容,犹云强為之状。”
《老子》19_04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三者,以為文不足也’,古本。王弼同古本。谓‘聖知’、‘仁義’、‘巧利’三事,所当弃絶者,以為文不足以化民,当反其本矣,不可使文胜质也。”
《老子》64_04_校笺_02_张煦
张煦云:“葛‘散’作‘敬’。”
《老子》64_08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千里之行’,一作‘百仞之高’。”
《老子》65_04_校笺_0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卷子馆本、成疏‘福’作‘德’,‘德’字是。《庄子·达生篇》曰:‘开天者德生,开人者賊生;’是其例证。磻溪‘知’作‘智’,无‘也’字。六朝残卷同(指傅本作‘知’)。”
《老子》23_08_校笺_08_易顺鼎
易顺鼎云:“王冰《四气调神大论篇》注引此并无‘樂’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