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笺

《老子》31_08_校笺_01_校勘

此两句,帛书甲、乙本同。今从甲、乙本。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御注三本、楼正本、李约本、陆希声本、强思齐本、杜光庭本、陈象古本、苏辙本、陈景元本、李霖本、吕知常本、吕惠卿本、邓锜本、杜道...
04413

《老子》49_08_校笺_12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歙歙’,宋河上、臧疏、柰卷、易州作‘怵怵’。成疏曰:‘怵怵,勤惧之貌。’是成亦作‘怵怵’。罗卷、彭、寇、白、张嗣成、二赵、潘、磻溪作‘惵惵’。···伦谓《老子》本文当...
03413

《老子》32_07_校笺_03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御注作‘知止所以不殆’,河上作‘知之所以不殆’,王弼作‘知止可以不殆’。”
04113

《老子》08_06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“争”作“静”;帛书乙本同此。今从乙本。顾欢本、傅奕本、宋徽宗本、邵若愚本、林希逸本、董思靖本、王雱本、陈景元本、彭耜本、寇才质本、赵孟頫本、大田晴轩本“尤”下有“...
03613

《老子》09_02_校笺_12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揣,量度也。鋭,铦利也。凡情滞溺,贪求荣利,故揣量前事,铦鋭欲心,鬼瞰人怨,坐招殃咎,故曰不可長保也。”
05113

《老子》33_04_校笺_02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《周易集解》一虞翻引‘自勝者强’,二引‘勝人者有力也’。疑《老子》本文‘知人者智’、‘勝人者有力’下各有‘也’字,乃两句为一义也。”水海按:有“也”字是。
05213

《老子》54_01_校笺_10_河上公

河上公注云:“建,立也。善以道立身立国者,不可得引而拔之也。善以道抱精神者,终不可拔引解脱也。”
04713

《老子》56_01_校笺_02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知者不言也,言者不知也’,河上公、王弼无二‘也’字。”
03113

《老子》57_03_校笺_03_魏源

魏源云:“河上、王弼作‘吾何知其然哉?以此。’傅奕作‘吾奚以知天下其然哉?以此’。”
03413

《老子》15_04_校笺_13_高亨

高亨云:“作‘兮’是也。马谓‘豫’、‘與’通用,是也。其本字当為‘趣’。《说文》:‘趣,安行也。’(又《说文》:‘礜,趋步也。譽,譽譽,马行徐而疾也。’‘趣’、‘’、‘鸒’音义相近...
04213

《老子》16_05_校笺_03_张煦

张煦云:“苏作‘是謂復命’。”水海按:蒋锡昌云:“苏作‘静曰復命’。”据苏本经文作“静曰復命”。据苏氏注文:“天之命曰命,以性接物而不知其为我,是以寄之命也。此之謂復命。”知苏作“...
03313

《老子》62_06_校笺_06_水海

水海按:“進(简作进)”,义指“修進”(成玄英疏)。“此”,即“道”。此句连上三语言:为了教化帛书老子校笺译评278民人,就要位立天子,设置三卿,召致士人,雖然有共传寳璧和四馬而至,...
03513

《老子》20_02_校笺_05_吴澄

吴澄云:“‘唯’、‘阿’皆应声。‘唯’,正顺;‘阿’,邪谄。‘幾何’,言甚不相远也。”
03613

《老子》24_01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企者’,‘企’苦赐反,河上作‘跂’。‘跨’苦化反。”
011813

《老子》24_04_校笺_03_水海

水海按:“伐”,功伐,功劳,《左传·庄公二十八年》“且旌君伐”,杜预注:“旌,章也;伐,功劳。”《尚书·大禹谟》:“汝惟不伐,天下莫与汝争功。”孔传:“自功曰伐。”《汉书·高帝纪》...
03213

《老子》22_08_校笺_04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“只為推功于物,不自矜夸,故德行長远也。”
04713

《老子》71_01_校笺_09_水海

水海按:“上”、“尚”古字通(上古二字皆为禅纽阳部)。然而《老子》本字当作“尚”。“尚”,高尚也。又,“知不知”,约有三种解释:其一是,“知道言不知”(河上公注);其二是,“知道像...
03013

《老子》74_03_校笺_13_清世祖

清世祖云:“此章言刑以防民,当去其泰甚也。凡用刑者,不过以死惧民,而民常有不畏死者矣,奈何以死惧之乎?若使民安于大道之中,乐生畏死,然后執其奇邪者而殺之,孰敢不服?”
03413

《老子》41_07_校笺_13_水海

水海按:应作“辱”。“”(rǔ)为后起字,故《说文》无此字。《玉篇》云:“,垢黑也。”《广韵》云:“,黑垢。”蒋锡昌云:“王注:‘知其白,守其黑,大白然后乃得。’是王以‘黑’解‘辱...
02713

《老子》27_07_校笺_15_肖天石

肖天石云:“襲明者,亦犹庄子之言‘因明’也。因乎天道,顺乎天理,应乎天行,依乎自然,则自与道合,而常明矣。”
03713

《老子》40_01_校笺_04_钱钟书

钱钟书云:“‘反’有两义。一者,正反之反,违反也;二者,往反(返)之反,回反(返)也。《中庸》:‘生于今之世,反古之道,如此者栽及其身者也’,郑玄注:‘谓不知今王之新政可从’;《汉...
02813

《老子》78_03_校笺_10_水海

水海按: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作'柔之勝剛也,弱之勝强也',当为《老子》古本,帛书乙本涉前文而误'柔'为'水'(尹振环未订正,仍袭误'柔'为'水');严遵本不仅'夫水'二字讹误,语序也颠倒了,当...
04013

《老子》28_10_校笺_18_林龙江

林龙江云:“聖人直用此樸,以為官長已尔。官長者,天下乃百官之長也。而其所以長百官者,夫何為哉?亦惟抱樸而已矣。故曰我无爲而民自化。”
04813

《老子》29_02_校笺_02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夫’字,阮籍同古本。”
05013

《老子》29_08_校笺_12_严復

严復云:“验于诸或之中,知其不善者皆由于‘甚’、‘奢’、‘泰’,足以去之。”
04113

《老子》31_06_校笺_04_水海

水海按:张说是。《文子·上仁篇》引作“兵者,不祥之器,不得已而用之”;《穀梁传·僖公二十六年》注引作“兵,不祥之器,不得已而用之”。此皆以“不祥之器”与“不得已而用之”句相连。 又...
05013

《老子》05_05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、乙本皆同此。今从帛书本。《甲本释文》校注云:“‘聞’,乙本同,通行本多作‘言’。《老子想尔注》本亦作‘聞’。”按:索洞玄本、遂州本及《文子·道原篇》引亦作“聞”,与...
05313

《老子》50_07_校笺_05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‘兕虎’当为‘虎兕’,王弼注:‘虎兕无所措其爪角’,《淮南子·诠言训》‘虎无所措其爪,兕无所措其角;’皆虎在兕前,知古本当亦虎兕连文无疑。”
03113

《老子》10_08_校笺_07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不塞其原,则物自生,何功之有?(不禁其性,则物自济,何為之恃?)物自長足,不吾宰成,有德无主,非玄而何?凡言玄德,皆有德而不知其主,出乎幽冥。”
04913

《老子》11_03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埏,王弼作‘挻’。陆德明曰:‘河上云:挻,和也。’不言河上与王弼异字,疑河上亦作‘挻’。按:古无‘埏’字。‘八埏’之‘埏’,《淮南子》作‘夤’。《说文》:‘挻,长也;’《...
033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