严可均

《老子》13_03_校笺_10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辱為下’,王弼、傅奕作‘寵為下’。”
04910

《老子》22_02_校笺_06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弊則新’,《释文》作‘蔽’,傅奕、今王弼作‘敝’。”
0375

《老子》29_06_校笺_06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或嬴’,各本作‘或赢’。”
04712

《老子》35_05_校笺_06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淡无味’,各本‘淡’下有‘乎其’二字。”
04810

《老子》49_08_校笺_08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怵怵’,御注作‘惵惵’,河上作‘惔惔’,王弼作‘歙歙’,高翻作‘喋喋’。”
05614

《老子》63_03_校笺_05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各本‘於’下皆有‘其’字。”
02911

《老子》02_04_校笺_11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御注、王弼作‘功成不居’,河上作‘功成而弗居’。”
06015

《老子》15_14_校笺_08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御注作‘故能弊不新成’。···按弼注‘蔽,覆盖也’,当与河上同。”
0559

《老子》25_07_校笺_02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遠曰返’,河上、王弼作‘反’。”
04913

《老子》31_03_校笺_03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各本‘道’下有‘者’字,《大典》‘處’下有‘也’字。”
0398

《老子》55_02_校笺_04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御注、高翻作‘毒蟲不螫’,王弼作‘蜂躉虺蛇不蟄’。按:虫、虺两字通,作‘蟲’者误。”
03210

《老子》68_02_校笺_04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善用仁者為下’,各本‘仁’作‘人’。御注、王弼作‘為之下’。”
03415

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06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故能長久’,王氏《萃编》引邢州本与此同,易州石柱及河上、王弼作‘長生’,非也。”
0285

《老子》20_03_校笺_05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相去何若’,王弼或作‘若何’,非。”
0516

《老子》20_17_校笺_04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有已’,各本作‘有以’。‘我獨頑’,河上、王弼‘我’上有‘而’字。”
0377

《老子》27_12_校笺_03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此謂’,各本作‘是謂’。”
0305

《老子》32_06_校笺_04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天將知止’,御注、王弼作‘夫亦將知止’,河上作‘夫亦將知之’。”水海按:今譣河上公本“夫”作“天”,严氏校误。
03510

《老子》38_10_校笺_05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河上作‘處其厚不居其薄,處其實不居其華’。”(按:指宋刊河上公本)毕沅云:“王符《潛夫论·释难》作‘不居其薄’,与王弼本同。朱穆《崇厚论》引上二句作‘處’,下二句作‘居...
03915

《老子》58_05_校笺_03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其无正’,御注作‘正邪’。”
0439

《老子》76_01_校笺_05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人生之’,众本作‘人之生也’,高翻作‘民之生也’。‘其死’,各本作‘其死也’。”
04115

《老子》13_07_校笺_04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有大患’,各本句末有‘者’字;两‘我’字,各本作‘吾’。”
0385

《老子》22_09_校笺_03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河上无‘能’字。”
04614

《老子》29_07_校笺_07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或接’,御注、河上‘接’作‘载’,王弼、梁简文作‘挫’。”
0356

《老子》35_08_校笺_04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用不可既’,御注、河上作‘用之不可既’,王弼作‘用之不足既’。”
0476

《老子》51_03_校笺_03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是以萬物’,御注作‘是以聖人’。”
03112

《老子》64_14_校笺_05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復衆人’,御注作‘衆民’。”
04812

《老子》02_05_校笺_16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御注、王弼作‘功成不居’,河上作‘功成而弗居’。”
0329

《老子》16_09_校笺_02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忘作,凶’,各本作‘妄作,凶’,河上或作‘萎’,误也。”
05714

《老子》25_08_校笺_03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道大’,各本‘道’上有‘故’字;‘王大’,各本‘王’下有‘亦’字。”
06115

《老子》31_07_校笺_07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御注作‘恬淡’,河上作‘恬恢’,一作‘恬然’。王弼作‘恬澹’。御注、河上、王弼作‘勝而不美’。”
052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