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38_11_校笺_05_张煦
张煦云:“吕、苏‘處’作‘居’。”
《老子》47_01_校笺_04_张煦
张煦云:“吕无‘可以’二字。下同。”
《老子》27_06_校笺_05_张煦
张煦云:“吕同王弼本(作‘是以聖人常善救人,故无棄人’)。”
《老子》04_05_校笺_06_张煦
张煦云:“赵(孟頫)‘知’下有‘其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55_04_校笺_04_张煦
张煦云:“‘筋’,二赵作‘筋’,葛作‘’。”
《老子》45_03_校笺_05_张煦
张煦云:“‘詘’,吕等作‘屈’。”
《老子》04_02_校笺_08_张煦
张煦云:“苏、葛、赵(孟頫)‘兮’作‘乎’。”水海按:道藏苏辙本作“兮”。
《老子》02_05_校笺_06_张煦
张煦云:“吕、赵、葛、长庚并作‘萬物作而不辭’。林、苏作‘萬物作焉而不辭’。”
《老子》67_03_校笺_06_张煦
张煦云:“林、苏无‘也’字,林并无‘夫’字,赵‘也’作‘矣’。”水海按:苏辙《道德真经法》的经文有“也”字。
《老子》79_02_校笺_06_张煦
张煦云:'吕'契'作'契',开元'人'作'民'。'
《老子》07_04_校笺_09_张煦
张煦云:“‘不’,吕等作‘非’;葛‘耶’作‘也’。”
《老子》66_01_校笺_05_张煦
张煦云:“吕等无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57_03_校笺_06_张煦
张煦云:“吕等作‘吾何以知其然哉?’”
《老子》78_05_校笺_06_张煦
张煦云:'吕、葛、苏、赵'故'作'是以',吕、葛无'之'、'云'二字。林、苏、赵无'之言'二字。'
《老子》38_07_校笺_02_张煦
张煦云:“葛作‘失德而後德’。”
《老子》20_08_校笺_08_张煦
张煦云:“吕‘魄’作‘怕’,葛等作‘泊’。”水海按:葛玄序文本作“怕”。
《老子》15_06_校笺_07_张煦
张煦云:“开元、林‘客’作‘容’。吕等作‘儼兮其若容’。”
《老子》42_09_校笺_02_张煦
张煦云:“‘彊’,吕等作‘强’,葛‘者’作‘之’。”
《老子》27_02_校笺_06_张煦
张煦云:“葛‘謫’作‘讁’。”
《老子》80_03_校笺_04_张煦
张煦云:“苏‘輿’作‘轝’,葛、赵作‘車’。”
《老子》20_14_校笺_07_张煦
张煦云:“林作‘我獨昏昏’。”
《老子》66_03_校笺_06_张煦
张煦云:“吕、赵‘民’作‘人’。下同。吕、赵无‘必’字。葛无‘其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0_16_校笺_13_张煦
张煦云:“葛、苏作‘漂兮若无所止’,林、赵作‘飂兮似无所止’,吕(知常)作‘飘兮若无止’。”
《老子》78_06_校笺_05_张煦
张煦云:'吕等无'主'上'之'字。'
《老子》26_02_校笺_05_张煦
张煦云:“葛、赵‘君子’作‘聖人’。各本无‘其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5_09_校笺_05_张煦
张煦云:“吕‘處’作‘居’,‘尊’作‘焉’。林无‘其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06_02_校笺_04_张煦
张煦云:“开元无上‘之’字及‘是謂’二字。”
《老子》16_05_校笺_03_张煦
张煦云:“苏作‘是謂復命’。”水海按:蒋锡昌云:“苏作‘静曰復命’。”据苏本经文作“静曰復命”。据苏氏注文:“天之命曰命,以性接物而不知其为我,是以寄之命也。此之謂復命。”知苏作“...
《老子》20_11_校笺_05_张煦
张煦云:“吕、葛、苏‘我’上有‘而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02_02_校笺_05_张煦
张煦云:“赵孟頫本下‘已’字作‘矣’,安素轩石刻本皆作‘已’。”按:元延祐三年赵松雪书《道德经》石刻(今存北京西便门外白云观)皆作“已”,谓“天下皆知美之為美,斯惡已;皆知善之為善...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