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煦

《老子》59_06_校笺_02_张煦

张煦云:“赵不重‘有國’二字。”
02514

《老子》35_02_校笺_03_张煦

张煦云:“赵‘泰’作‘太’。”
0499

《老子》20_14_校笺_07_张煦

张煦云:“林作‘我獨昏昏’。”
03114

《老子》02_03_校笺_09_张煦

张煦云:“苏辙、林希逸无‘之’字。”
05315

《老子》66_04_校笺_03_张煦

张煦云:“葛无‘其’字(指后句)。”
0445

《老子》26_03_校笺_09_张煦

张煦云:“苏、葛、林、赵‘宴’作‘燕’。”
0429

《老子》65_03_校笺_06_张煦

张煦云:“林、苏无‘故’字。吕‘故’上有‘是’字。各本无‘也’字,下同。”
04012

《老子》08_03_校笺_06_张煦

张煦云:“‘居’,吕(知常)作‘處’。吕(知常)、葛、苏、赵(孟頫)无‘矣’字。”
04411

《老子》17_05_校笺_10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无‘兮’字。各本无‘哉’字。”
0555

《老子》35_05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‘兮’,吕作‘乎’。”
010314

《老子》15_11_校笺_10_张煦

张煦云:“苏作‘孰能濁以静,静之徐清’。葛作‘孰能濁以澄,静之徐清’。林、吕、赵同弼。”
0458

《老子》19_04_校笺_06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(知常)等同王弼(作‘此三者,以為文不足’)。”
03913

《老子》68_01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等无‘古之’、‘也’三字。”
0466

《老子》38_07_校笺_02_张煦

张煦云:“葛作‘失德而後德’。”
03114

《老子》13_10_校笺_09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作‘則可以寄天下’、‘則可以託天下’。林、苏、葛作‘則可寄於天下’、‘乃可以託於天下’。赵作‘若可寄天下’、‘若可託天下’。”
0288

《老子》27_07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作‘故无棄物’。”
02913

《老子》07_04_校笺_09_张煦

张煦云:“‘不’,吕等作‘非’;葛‘耶’作‘也’。”
0339

《老子》31_08_校笺_08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等同御注,林(希逸)‘人’下有‘也’字。”
03615

《老子》03_08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(知常)、葛、林‘為’作‘治’,无‘矣’字。赵(孟頫)作‘不治矣’。《御览》七六引作‘不治也’。”
05014

《老子》73_05_校笺_06_张煦

张煦云:“开元、林、葛、赵‘疏’作‘疎’。”
03412

《老子》30_03_校笺_07_张煦

张煦云:“苏‘者’作‘有’。”水海按:道藏苏辙本作“者”,而不作“有”。
0295

《老子》14_06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等无‘一者’二字及两‘之’字。”
04710

《老子》75_04_校笺_06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等无‘貴’字、‘也’字。”
05211

《老子》37_02_校笺_06_张煦

张煦云:“‘王侯’,吕作‘侯王’,吕‘守’下有‘之’字。”
0528

《老子》02_01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知常本两‘已’字作‘矣’。安素轩石刻本皆作‘已’。”
03014

《老子》16_01_校笺_03_张煦

张煦云:“‘靖’,吕等作‘静’,下同。”
03512

《老子》58_05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‘衺’,赵作‘邪’,葛作‘也’。”
0468

《老子》72_02_校笺_06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等‘狎’作‘狹’,‘猒’作‘厭’。”
04115

《老子》31_11_校笺_12_张煦

张煦云:“‘是以偏將軍處左,上將軍處右’,吕(知常)、葛无‘是以’二字,‘處’作‘居’。‘言居上势則以喪禮處之’,吕(知常)、葛无‘居上势則’四字。”
0248

《老子》56_06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(‘不可得而親’)葛、吕‘不’上有‘故’字。(‘亦不可得而疏’)吕、林、赵无‘亦’字,下同。”
049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