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煦

《老子》07_04_校笺_09_张煦

张煦云:“‘不’,吕等作‘非’;葛‘耶’作‘也’。”
0339

《老子》42_09_校笺_02_张煦

张煦云:“‘彊’,吕等作‘强’,葛‘者’作‘之’。”
05212

《老子》57_08_校笺_02_张煦

张煦云:“《御览》七六引作‘聖人之言云’。”
0375

《老子》67_03_校笺_06_张煦

张煦云:“林、苏无‘也’字,林并无‘夫’字,赵‘也’作‘矣’。”水海按:苏辙《道德真经法》的经文有“也”字。
0477

《老子》62_02_校笺_03_张煦

张煦云:“‘善人之所寳’,吕等无‘所’字。”
0289

《老子》14_13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苏‘能’作‘以’。”水海按:道藏苏辙本经文作“能”。
0356

《老子》80_07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无‘至’字。”
02910

《老子》70_04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等无‘也’字。”
05410

《老子》03_05_校笺_03_张煦

张煦云:“《初学记》十七引‘心’下有‘而’字。”
04912

《老子》59_04_校笺_02_张煦

张煦云:“‘克’,苏、葛作‘尅’。惟葛下仍作‘克’。”水海按:苏辙本经文与注文皆作“克”而不作“尅”,不知张氏何据谓苏作“尅”。
0499

《老子》17_03_校笺_09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、赵同开元(‘其次畏之侮之’)。”
0335

《老子》25_02_校笺_09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等作‘寂兮寥兮’。”
05410

《老子》78_01_校笺_07_张煦

张煦云:'文津、开元、吕、林、葛作'天下柔弱莫過於水'。'
0395

《老子》22_04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‘聖人’上有‘是以’二字。”
03614

《老子》24_01_校笺_07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、林、苏、葛‘企’作‘跂’。”
09714

《老子》52_04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葛‘兑’作‘充’。赵‘閉’作‘閇’。”水海按:赵孟頫本则作“閇”。
04910

《老子》27_08_校笺_06_张煦

张煦云:“开元、吕、林、赵无‘者’字,下同。”
06215

《老子》34_04_校笺_06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作‘常无欲,可名为小’。苏、林无‘故’、‘矣’二字。”水海按:元刻林逸本经文有“故”、“矣”二字;而注文云:“(道)湛然而无所欲,可谓之自小矣,故曰‘可名於小’。”据此...
03415

《老子》62_06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等作‘不如坐進此道’。”
04111

《老子》78_07_校笺_03_张煦

张煦云:'葛、苏'為'作'謂'。'
04014

《老子》31_12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苏、葛作‘殺人之衆’,‘則以悲哀泣之’,葛无‘則’字。”水海按:道藏苏辙本作“殺人衆多,以悲哀泣之”。张氏所谓“苏作‘殺人之衆’”,当為他本。
04011

《老子》48_06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苏无‘其’字。”
0288

《老子》37_05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‘不’作‘无’。”
03910

《老子》57_05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‘民’,吕、林作‘人’。”
03612

《老子》68_02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林‘敵’作‘戰’,‘争’作‘與’。”
04310

《老子》32_03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等作‘侯王’。林‘守’下有‘之’字。”水海按:元刻林希逸本“守”下无“之”字。按林氏注文“为侯王者,若能守此道”(“此道”即释“之”),“守”下当有“之”字。
03311

《老子》34_02_校笺_07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(知常)、苏、葛作‘功成不名有’。”
0439

《老子》29_04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、葛、赵‘凡’作‘故’。”
04913

《老子》75_03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开元‘民’作‘人’。吕、葛、林、苏无‘上’字,不重‘生’字,赵但不重‘生’字。”
02111

《老子》20_15_校笺_14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等作‘我獨悶悶’。吕作‘忽若海’,林、赵同王弼,苏、葛作‘忽兮若海’。”水海按:道藏苏辙本经文作“忽若晦”,注文作“忽焉若晦”。
04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