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41_05_校笺_06_王弼
王弼注:“建,犹立也。”
《老子》67_08_校笺_11_水海
水海按:有“為”字是也。帛书甲、乙本皆有“為”字,《韩非子·解老》所引正与帛书本合。又,“成事長”与“成器長”,文异义亦有别,然斟酌之,作“成事長”较为合谊。这里,“成器長”、“成...
《老子》17_03_校笺_08_纪昀
纪昀云:“‘其次侮之’,按:《永乐大典》无‘其次’二字。”
《老子》48_05_校笺_08_水海
水海按:帛书甲、乙本“常”作“恒”,后因避讳而改为“常”,非“當”字之误也。“恒”即“常”义,今应作“恒”。“將欲取天下也,恒无事”和“取天下,常以无事”、“故取天下,常以无事”,...
《老子》11_01_校笺_11_河上公
河上公注云:“古者車三十幅,法月数也。共一轂者,轂中有孔,故众輻共凑之。治身者当除情去欲,使五藏空虚,神乃归之。治国者寡能,揔众弱共扶强也。”
《老子》08_音韵_05_高亨
高亨云:“‘居善地’,义不可解。‘地’疑当作‘坤’,形近而讹。《周易·说卦》:‘坤,顺也。’‘坤’古亦作‘巛’,《广雅·释诂》:‘巛,顺也。’(王引之《经义述闻》说巛即川字,借为坤...
《老子》68_音韵_01_江有诰
本章江有诰韵读谓:武、怒、與、下韵(鱼部,怒上声)。德、力、極韵(之部)。武内义雄謂:“與”作“争”,“此‘争’字与下‘不争之德’相对,作‘争’是”。故惟武、怒、下韵,争字无韵。俞...
《老子》14_音韵_04_江有诰
江有诰《唐韵·四声正·八物》云:“‘物’,文弗切。按:古有去声,当与未部并收。《老子·赞玄篇》‘復歸於无物’,与‘昧’叶。”
《老子》10_06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明白四達,能无以為乎’,古本。‘明白’,虚也;‘四達’,通也。谓此心虚明坦白,四達皇皇,感而后应,应而常虚,无以私意為之,人能之乎?盖此心无為而无不為也。无為是本,无...
《老子》20_17_校笺_07_俞樾
俞樾云:“按‘似’当读为‘以’,古‘以’、‘似’通用。《周易·明夷·彖传》:‘文王以之。’《释文》曰:‘以,荀向本作似。’《诗经·旄丘》:‘必有以也。’《仪礼·特牲·馈食礼》注引作...
《老子》33_05_校笺_04_唐玄宗
唐玄宗疏云:“知足在心,心若知足,则无贪求,虽箪食瓢飲,傲然自足,可謂富矣。”
《老子》61_07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過’,古禾反,又古卧反。”
《老子》48_04_校笺_08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作‘漠然无為,而无不為也’,下释之曰:‘所谓无為者,不先物為也;所谓无不為者,因物之所為。’”
《老子》58_09_校笺_08_魏源
魏源云:“‘燿’,王弼作‘耀’。”水海按:王弼注文“以光照求其隐慝也”,王似当作“耀”。
《老子》17_01_校笺_17_吴澄
吴澄云:“大上,犹言最上。最上謂大道之世,相忘于无为,民不知有其上也。”
《老子》02_述评
老子认为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及其称谓、概念、价值判断都是在对待的关系中产生的。 天下之物,总是一分为二,二又共处于一中,矛盾着的两个方面,互相对待,互相依赖,互相补充,又互相转化。 “天...
《老子》59_05_校笺_0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馆本‘莫’作‘能’,范、河上有‘則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0_13_校笺_10_王昶
王昶云:“‘沌沌兮’,开元无‘兮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42_01_校笺_08_吕吉甫
吕吉甫云:“道之在天下,莫与之偶者。莫与之偶,则一而已矣。”
《老子》33_07_校笺_10_肖天石
肖天石云:“或曰:‘不失其所者久,何謂也?千古无的解。’曰所者,老子之道纪也,庄子之道枢也。”
《老子》15_音韵_02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高本汉:‘豫兮’作‘懊兮’,‘懊’與‘猶’韵,‘儼’與‘涣’韵,‘敦’與‘混’韵。儼、涣实际非韵。‘客’作一‘容’,‘釋’又作‘汋’、作‘液’,皆韵。又‘孰能濁以静之徐...
《老子》66_02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、乙本“谷”皆作“浴”,今校为“谷”,《甲、乙本释文》即校为“谷”。今从《甲、乙本释文》本。李道纯本作“故為百谷王”,他本作“故能為百谷王”。朱谦之云:“百谷王,谓为百...
《老子》47_04_校笺_07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张嗣成、危大有本均引‘名’作‘明’。武内义雄曰:‘名乃明字之假借。’今按:《释名·释言语》‘名,明也’;名与明音义通,不必改字。”
《老子》20_18_校笺_07_王昶
王昶云:“至元同开元(作‘我獨異於人,而貴求食於母’)。”
《老子》11_01_校笺_06_饶宗颐
饶宗颐云:“‘卅幅’,‘卅’字惟玄本(索洞玄本)同,他本并作‘卅’。敦煌本成玄英《老子开题》云:‘古有三十分為二文,今时卅总為一字,有此离合,故少一文也。’按:系师葛本不足五千言,...
《老子》55_08_校笺_11_高亨
高亨云:“‘祥’,当读为痒,同声系,古通用。《尔雅·释诂》:‘痒,病也。’《诗经·正月》:‘忧以痒’,毛传《桑柔》:‘稼穑卒痒’,郑笺并同。益生者,以五色养目,以五音养耳,以五味养...
《老子》34_03_校笺_14_水海
水海按:此句,通行本与帛书甲、乙本差异甚大,据考当从帛书甲、乙本。高明云:“王弼作‘衣養萬物’,河上、易玄作‘愛養萬物’,傅、范作‘衣被萬物’,今譣之帛书甲、乙本,既不作‘衣養萬物...
《老子》31_01_校笺_14_严灵峰
严灵峰云:“日本中井积德曰:‘佳字疑衍。’说与帛书本合。”(《马王堆帛书老子试探》)
《老子》20_05_校笺_12_高亨
高亨云:“‘央’下王本原有‘哉’字,傅本无。今据删。罗运贤曰:···。亨按:此句‘荒’、‘央’为韵,无‘哉’字是也。《广雅·释诂》:‘央,尽也。’《诗经·庭燎》:‘夜未央。’《楚辞...
《老子》70_05_校笺_14_张舜徽
张舜徽云:“按:河上、王弼均作‘則我者貴’,高亨读‘則’為‘賊’,谓‘賊我者貴’,与‘知我者希’相对成文。非也。帛书甲、乙本并作‘則我贵矣’,与敦煌本合,此乃原文,今从写正。知希則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