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汇编数据 第19页

《老子》41_08_校笺_06_张煦

张煦云:“‘媮’,吕等作‘偷’。”
0295

《老子》79_04_校笺_03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'此二句為古语,见《说苑·敬慎篇》引《黄帝金人铭》。又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注引作《大公金匮》语。'
04612

《老子》03_03_校笺_07_陈柱

陈柱云:“按:刘氏谓古本实有‘民’字,与上二句一律,是也。然唐人所見本无民字,非关避讳,上两句两‘民’字,亦不避也。”
0488

《老子》03_04_校笺_08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强本成疏:‘聖人治。’同前释。是成作‘聖人治’。” 又,河上公注云:“说聖人治国与治身也。”范应元云:“‘治’,理也。理身以理天下也。”
04512

《老子》57_03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吾何以知其然哉’,纂微、曹、达真、黄下并有‘以此’二字。”
0419

《老子》55_07_校笺_08_水海

水海按:作“曰”是,作“日”误。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、《文子·下德篇》引并作“曰”,与帛书本同。刘文典《三余杂记》卷一谓“‘曰’当为‘日’,形似而误。”但据河上注看来,非“形似而误”...
0488

《老子》77_01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其猶張弓乎’,邵‘猶’作‘由’。”水海按:邵若愚本经文作“天之道,其由張弓乎”。
0289

《老子》77_07_校笺_06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宋河上、馆本、易州、卷子成疏、臧疏、柰卷、磻溪作‘唯有道者’,柰卷‘道者’下有‘乎’字。六朝残卷作‘唯有道乎’。伦谓此文当作‘惟有道者’。”水海按:易州本作“其唯有道者...
02511

《老子》49_09_校笺_01_校堪

此句,帛书甲本如此;帛书乙本损掩。今从甲本。严遵本、宋徽宗本、邵若愚本、王雱本、彭耜本皆同此句,与帛书甲本合。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王羲之本、顾欢本、景龙本、遂州本、景福本、御注三本、...
04612

《老子》27_07_校笺_05_魏源

魏源云:“‘常善救物,故物无棄物,是謂襲明’,他本‘故’字下无‘物’字,此从《淮南子》。‘故物’,傅奕本同。‘是以聖人’下四句,傅奕謂河上本有之,古本无。按:《淮南子》引《老子》曰...
0275

《老子》32_02_校笺_05_纪昀

纪昀云:“‘天下莫能臣也’,按:河上公注本作‘天下莫敢臣’。”水海按:譣道藏河上公本、宋刊河上公本、王羲之书河上公本、陆德明所见河上公本皆作“天下不敢臣”。河上公注云:“道樸雖小,...
0337

《老子》54_音韵_07_水海

水海按:“善建者不拔,善抱者不脱,子孫以祭祀不絶。”拔、脱、絶韵,按《诗经》时代二十九韵部,此三字皆隶属月部。江有诰把古韵分为二十一部,此三字则在祭部。“修之身,其德乃真;修之家,...
03913

《老子》78_音韵_03_邓廷桢

邓廷桢云:''主'古音在侯部,《易经·丰》六二、九四与'蔀'、'斗'為韵,《诗经·行苇》与'醹'、'斗'、'耈',《卷阿》与'厚'為韵,是其证也。《老子》:'受国之垢,是谓社稷主。'垢、主為韵。'
05113

《老子》63_01_校笺_01_校勘

此三句,帛书甲本“无味”之“味”作“未”,则為“味”的古字,《说文》云:“未,味也。”帛书乙本作“為无為,□□□□□□”,损掩后两句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补。今从《甲本释文》。《文子·...
04815

《老子》36_07_校笺_13_河上公

河上公注云:“魚脱於淵,謂去剛得柔,不可复制也。”
0346

《老子》65_02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、王弼并作‘智多’,无‘也’字。”
04915

《老子》13_03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寵為下’,陈碧虚作‘寵為上,辱為下’。”
0407

《老子》17_03_校笺_14_水海

水海按:蒋说“畏”、“侮”二字“义不相关”,应“分成二个阶级”,诚是;但謂“重其次”二字,是欠妥。譣帛书甲、乙本,则作“其次畏之,其下侮之”,连同上文所说的两个等级,即为“大上··...
0348

《老子》31_02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同。乙本作“物或亞□”,“恶(简作恶)”假作“亞(简作亚)”(上古二字皆為影纽铎部,為同音假借)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改;句末损掩一“之”字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补。今从甲本...
03313

《老子》52_06_校笺_07_水海

水海按:作“日”為误也。通行本《老子》五十五章云:“知和曰常,知常曰明,益生曰祥,心使气曰强。”文例与此一律,可旁证《老子》原文作“曰”而不作“日”。《韩非子》引、诸王本皆作“曰”...
0459

《老子》05_01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赵‘芻’作‘爹’。”
0268

《老子》15_01_校笺_05_易顺鼎

易顺鼎云:“《文子·上仁篇》引此章云:‘古之善為天下者。’是亦指君而言。疑‘士’字或系‘天下’二字之误。”
03912

《老子》27_01_校笺_09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轍迹’,河上作‘徹迹’,王弼作‘徹跡’。”
04710

《老子》59_01_校笺_11_水海

水海按:当作“嗇(sè)”,非作“式”,可由《韩非子·解老》和帛书本为证。作“式”者,为后人望文生义而改。上章已明,老子主张“其政閑閑”(政治宽宏),而反对“其政察察”(政治严明)...
04415

《老子》41_01_校笺_05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范作‘懃而行之’。各本及《理惑论》、《广弘明集》九《甄鸾笑道论》引并作‘勤而行之’。馆本作‘懃能行之’。”
0265

《老子》28_11_校笺_14_水海

水海按:冯达甫、朱谦之等说是也。“大制无割”:大制者,以天下之心為心(王弼注)。“大”即《道篇》所说“强為之名曰大”(通行本为第二十五章)之“大”,指“道”,引申為体道者。“制”,...
0545

《老子》57_音韵_02_姚鼐

姚鼐云:“清静為天下正,故以正治國,无二术矣。奇者余也,零余之道,备而不施,以是用兵可也。世以奇谲解之,大谬。正、兵合韵。”
05310

《老子》20_14_校笺_09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吴作‘昏昏’。馆本作‘昏’。成疏云:‘韬光匿耀,故若昏也。’则成作‘若昏’。赵写同。依下文例,当补一‘昬’字。”
03113

《老子》09_03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前句同此,后句无“能”字;帛书乙本前句“盈”字无,后句同此。今前句从甲本,后句从乙本。想尔本、傅奕本、范应元本“盈”作“满”,无“也”字,谓“金玉满室,莫之能守”。...
0397

《老子》39_13_校笺_04_水海

水海按:“榖”为“穀”的俗写(参见《龙龛手镜》)。
044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