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汇编数据 第247页

《老子》46_音韵_03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按:正、糞为韵,更所未详。此章以道、郊为韵。道,幽部,郊,宵部,此幽宵通韵,与四十章笑、道为韵同例。
02711

《老子》67_12_校笺_03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等作‘死矣’。”
03711

《老子》64_09_校笺_03_高明

高明云:“今从汉帛书观察,甲、乙本此节经文虽有残损,但此四句经文俱在,纯属《老子》旧文无疑,奚氏之说非是。”水海按:高说是。
04714

《老子》15_11_校笺_19_吴澄

吴澄云:“濁者,動之时也,動继以静,则徐徐而清矣。”
0289

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(知常)、葛、苏无‘是以····’一句。”水海按:葛玄序文本、苏辙本仅有此句“是以聖人”四字,而无后半句“能成其大也”五字。张氏之说有误。
05211

《老子》32_音韵_01_江有诰

本章节江有诰韵读谓:名、臣、賓、均、名韵(耕真通韵),有、止、殆、海韵(之部)。奚侗谓:臣、賓、均为韵,有止、止、殆、海为韵。
0559

《老子》07_04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私邪’,河上直云‘以其无私’。”
0359

《老子》38_01_校笺_03_梁启雄

梁启雄《韩子浅解》云:“德是人性以内的东西,得是从外界得来的东西。据下句‘言其神不淫于外’,和上句‘得者外也’,下‘德’字借為‘得’。”
0529

《老子》13_09_校笺_11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傅、范本作‘故貴以身為天下者···’,范注‘古本’二字,陈碧虚引王弼本与傅、范同,当亦王弼之古本。遂州本作‘故貴以身於天下者····’;敦煌两本作‘故貴以身於天下.··...
04311

《老子》41_09_校笺_11_高亨

高亨云:“《老子》原书‘德’字悉作‘惠’,后人改为‘德’。此句误作‘真’或‘直’,不然,亦必被改作‘德’矣。質,实也。《论语·雍也篇》:‘質胜文则野,文胜質则史。’皇疏:‘質,由实...
03010

《老子》45_06_校笺_03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靖’,各本及《世说新语》注引并作‘静’。……‘靖’,借为‘潮’,《说文》曰:‘冷寒也。’”
02613

《老子》27_12_校笺_07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‘要妙’即‘幼眇’,《汉书·元帝纪》:‘穷极幼眇。’颜注云:‘幼眇,读曰要妙;’是已。要妙,形容事理之深远也。帛书甲、乙本作‘眇要’,盖误倒。”
04515

《老子》55_02_校笺_10_古棣

古棣云:“作‘蜂蠆虺蛇’,盖读者注语,后人以为其形象具体而改正文,殊不知这样一改就破坏了诗的格律和整齐美。‘蠆’是蝎子,可说它螫人;虺(毒蛇),则只能说它咬人,不能说它螫人。只作‘...
02714

《老子》54_07_校笺_07_古棣

古棣云:“‘其德乃溥’,傅本如此,帛书乙本作‘乃博’,许抗生说:‘溥、博形似而误。’(所据为许书初版本)许说是。乙本所据本当作‘溥’。其他各本皆作‘普’。‘普’、‘溥’通用,但在上...
0468

《老子》17_02_校笺_14_范应元

范应元注云:“其次之君,渐不及古,仁义既彰,民虽親爱而称美之,然朴自此散,不如相忘于道德也。”
0306

《老子》80_述评

这一段著名的文字,就是老子的理想国,即古人所谓“言其所志”(苏辙)也。 就这段文字来说,老子的政治理想,其内容有五点:一、国家是富裕的。这样的国家,人民有车舆、舟船,有十百人之器,...
0546

《老子》14_13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苏‘能’作‘以’。”水海按:道藏苏辙本经文作“能”。
0356

《老子》38_07_校笺_08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此文下句曰:‘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。’果如刘氏(刘师培)所解,以‘德’、‘仁’、‘義’、‘禮’皆倒属于‘道’,则下句当作‘夫道者忠信之薄,而亂之首。’吾人若据《老子》...
0369

《老子》28_01_校笺_11_柳存仁

柳存仁云:“‘知其雄,守其雌,為天下谿;為天下谿,常德不離,復歸於嬰兒。’此节他本除吴澄外,皆作本章第一节。‘為天下谿’第二句,玄宗《注》本‘谿’误作‘俗’。明太祖云:‘此务教人不...
0397

《老子》14_10_校笺_08_张煦

张煦云:“赵作‘忽恍’,吕等作‘惚恍’。”
0269

《老子》44_03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是故甚愛必大費’,程无‘是故’二字。”
03610

《老子》30_02_校笺_12_楼宇烈

楼宇烈云:“(张之象刊王弼本)‘焉’字,《道藏》本及《道藏集注》本均作‘也’。又,波多野太郎引一说:‘生下也上恐脱必有凶年四字。’”
0517

《老子》20_18_校笺_10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无‘欲’字。明皇作‘而貴求食於母’,陈象古、邵若愚同。马端临《文献通考》称晁氏云:‘明皇本作兒貴求食於母。’今检之则未确也。”
0446

《老子》32_09_校笺_14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川谷之與江海,非江海召之,不召不求而自歸者也。行道於天下者,不令而自均,不求而自得,故曰‘猶川谷之與江海’也。”
0517

《老子》67_06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慈,故能勇’,古本上有‘夫’字。”
0486

《老子》53_02_校笺_05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王说是也。然《韩非子·解老》曰:‘书之所谓大道者,端道也。(伦按:端借为褍,《说文》曰:衣正幅也。)所谓貌施也者,邪道也。所谓徑大也者(大为道误,王先慎谓衍字,非也...
05412

《老子》20_18_校笺_19_吴澄云

又,吴澄云:“我之所貴者,则大道之玄德也。玄德者,万物资之以养,所谓万物之母也,故曰:‘食母。’‘食母’二字,见《礼记·内则》,即乳母也。司马氏曰:‘乳哺元和。’‘食’,音嗣。”
0569

《老子》26_03_校笺_09_张煦

张煦云:“苏、葛、林、赵‘宴’作‘燕’。”
0419

《老子》31_07_校笺_12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‘淡’当据《释文》作‘澹’。‘澹’為‘憺’字之假。《说文》:‘憺,安也。’按:‘恬澹為上’,言安静為上也。‘勝而不美’,言用兵之事,勝而不美也。”
02310

《老子》06_音韵_06_古棣

古棣云:“陈柱说:‘此文牝读匕,与死为韵;然牝亦读毗忍切,则又可与門韵,是又通为一韵矣。’并谓这是《老子》书中‘以双声对转之韵,而为转韵之法也。’陈说非是。诗不是让人看的,诗的韵脚...
023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