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典汇编数据 第168页

《老子》54_02_校笺_11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固其根,而后营其末,故不拔也。不贪于多,齐其所能,故不脱也。子孫传此道,以祭祀则不輟也。”
04013

《老子》20_08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同;帛书乙本“泊”假作“博”(上古二字皆为铎部),“佻”作“垗”,谓“我博焉未垗”。今从甲本。河上公本、熊刻王弼本、邢玄本、景福本、英伦本、楼正本、李约本、陆希声本、...
03012

《老子》29_07_校笺_17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范谓王同古本,则范见王本作‘或彊或剉,或培或墮’。然陆于《释文》出‘羸’、‘挫’、‘隳’三字,则今王本固即陆见之本。窃以為此文当仍以陆本為正,因以时代而言,陆在范前...
05315

《老子》16_01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前句帛书甲本同,后句甲本作“守情表也”,“情”為“静”之假借(上古二字皆為从纽耕部),“表”字,《甲本释文》校注云:“表,乙本作督,通行本作篤。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亦作篤。...
05312

《老子》80_04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使民復結繩而用之’,李‘繩’食陵切,上古之政。清源上有‘故’字。”
05213

《老子》08_今译

崇高的善人(圣人),像水那样。水善于滋润万物,有利于万物的生长,而自己却静默无声,居于众人所厌恶的地方,所以水性接近于“道”。水选择居处,好避高趋下;水性情好清虚、深沉;它润泽万物...
02811

《老子》53_音韵_02_古棣

古棣云:“顾炎武说:‘夸’音枯,《说文》‘夸’从大于声,‘盗夸’杨慎改为‘盗竽’,謂本之《韩非子》,而不知古人读‘夸’为刳,正与‘除’为韵也。顾说不能为据,上古音韵,‘夸’、‘竽’...
02813

《老子》15_08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敦兮其若樸’,龙兴观碑次解本作‘混若樸’。木未斵曰樸。‘若樸’,质而无文章也。”
04510

《老子》38_10_校笺_09_文子

《文子·上仁篇》云:“文子问:‘仁義禮何以為薄于道德也?’老子曰:‘為仁者必以哀乐论之,為義者必以取与明之;四海之内哀乐不能徧(遍),竭府库之财货不足以赡万民。故知不如修道而行德,...
03614

《老子》60_01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全损,乙本如此,今从乙本。帛书《老子甲、乙本释文》校“亨(pēng)”为“烹”,不取(说见下)。严遵本、范应元本及《韩非子·解老》引“國”下皆有“者”字,严遵本和《韩非...
0495

《老子》16_03_校笺_13_水海

水海按:“云云”,与“耘耘”、“芸芸”、“酝”,皆为叠音词(又称重言形况字),用於描写容状。这类叠音词,属双音单纯词,一般来说,其中的个字,只表示音节,不表示意义,即段玉裁所谓“古...
03113

《老子》16_08_校笺_02_高明

高明云:“今本则将‘妄’连缀重语删去,虽然用字从简,则经义不若帛书甲、乙本详实。从经文内容分析,殊觉删之不当。今据古今各本校刊,此文当作‘不知常,妄’。”
02712

《老子》39_05_校笺_10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此句帛书甲本作‘其至之也’,乙本作‘其至之’,王弼本作‘其致之’,皆有误脱,以致语意不完。今依傅奕、范应元本写定。‘其致之一也’,当连上文读,乃总结上文之辞。”
03813

《老子》53_01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同;乙本“摞”作“介”,句末无“也”字。《甲本释文》校注云:“‘摞’(jié),即‘挈’(qiè)之异体,各本皆作‘介’。严遵《道德指归》释此句云:‘负达抱通,提聪挈明;...
04610

《老子》29_02_校笺_13_水海

水海按:古棣之说,甚為雄辩。唯于“非可為者也”后,补“不可執也”一句,今譣之帛书,无此句。
03813

《老子》62_07_校笺_04_薛蕙

薛蕙云:“‘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’,‘何’下一有‘也’字。一无‘何’字。”
03612

《老子》12_03_校笺_05_河上公

河上公注云:“‘妨’,伤也。‘難得之貨’,谓赵璧隋珠、珍贵金银珠玉等物。心贪意欲,不知厌足,则行伤身辱也。”成玄英疏云:“佳丽之物,贪著爱玩,為生死之因,于脩道行中大為妨碍。”
03310

《老子》41_13_校笺_04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‘无名’,非一章‘无名,万物之母’之‘无名’,乃包括上文‘若昧’,‘若退’,‘若55德篇校笺译评纇’,‘若谷’、‘若辱’,‘若不足’,‘若偷’,‘若渝’,‘无隅’,‘晚成...
0505

《老子》25_05_校笺_11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‘字’者,表其德,‘名’者定其体。老子云妙本生化,冲用莫穷,寂寥虚静,不可定其形状。先天地生,难以言其氏族。故吾不知其名,但见其大通于物,将欲表其本然之德,故字之曰道...
05414

《老子》67_音韵_05_本章韵读

本章韵读:大、大,月部;肖、肖,宵部。小,心纽、宵部;细,心纽、脂部,二字纽同押韵。寳、寳,幽部。慈,之部;先,文部;之文合韵。勇,东部;廣,阳部;东阳合韵;長,阳部。勇,东部;廣...
0278

《老子》77_06_校笺_09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馆本、卷子成疏、臧疏作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’,唯馆本、卷子成疏作‘熟’。馆本‘天’作‘又’。柰卷、磻溪作‘孰能以有餘奉天下’,六朝残卷作‘塾能以有餘奉天下’,赵写作‘孰能...
0539

《老子》62_08_校笺_08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曰’,河上公作‘日’,王弼作‘不曰以求得’。”
05215

《老子》44_01_校笺_07_水海

水海按:“名”,指名誉。“身”,身体,可引申为生命。“貨(简作货)”,财貨。“多”,训为“重”,可引申为贵重、宝贵、珍贵等义。这两句话的意思是:名声與生命哪个更亲近?生命與财货哪个...
04011

《老子》09_音韵_02_奚侗

奚侗云:“已、保、守、咎、道为韵。之尤互转,如《周易·恒》以‘道’韵‘已’、‘始’也。”江永《古韵标准》上声第十一部“保”字本证:“‘永言保之’韵考、寿,‘他人是保’韵栲、扭、扫、...
0318

《老子》60_05_校笺_05_王卡

王卡云:“敦煌唐写本S三九二六《老子德经河上公章句》‘德’作‘得’。”
0326

《老子》03_07_校笺_10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据罗氏影印贞松堂藏《西陲秘籍丛残》校敦煌本,‘敢’下有‘不’字,罗《考异》中失校。强思齐引成玄英疏:‘前既舍有欲得无欲;复恐无欲之人,滞于空见,以无欲為道;而言不敢不為...
0279

《老子》12_07_校笺_09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去’,撤也。聖人為内而不為外矣,焉肯玩好哉?故去彼色、聲、香味,田獵、好貨之事,而取此虚通之道也。然‘去’者,非区区去物也,但不贪爱也。虽有五色毕陈,五音毕奏,五味毕...
0429

《老子》36_07_校笺_16_唐玄宗

唐玄宗注疏云:“脱,失也。夫鱼之在水,猶人主秉权,魚失水,则为人所擒,权道假示非其人,则为小人所窃弄,而为诈谲矣。”
05713

《老子》12_01_校笺_06_许抗生

许抗生云:“‘目盲’,甲本作‘目明’,与下文的文义不合。”
04714

《老子》14_05_校笺_12_许抗生

许抗生云:“‘混’,甲本作‘園’,乙本作‘裙’。···‘混’、‘棞’通。‘阑’疑即為‘’。帛书释文注是。‘混’,合而未分也。‘裙’,疑即‘緄’字。‘緄’、‘混’形近而误。”
040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