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典汇编数据 第197页

《老子》69_03_校笺_04_陈柱

陈柱云:“下‘行’字,当為‘胻’之省借。”
0317

《老子》18_02_校笺_08_洪颐煊

洪颐煊云:“‘智惠出,有大僞’。按:‘惠’当作‘慧’。《释文》本作‘知慧’,《说文》:‘惠,仁也,从心从重;’‘慧,儇也,从心彗声;’‘惠’、‘慧’不同。《论语·卫灵公篇》‘好行小...
0428

《老子》75_04_校笺_15_宋常星

宋常星云:“求生者,反至於死;厚生者,反至輕生;则知生之不必貴也。虚静恬淡,寂寞无為,是不貴生也。”
0486

《老子》39_15_校笺_05_薛蕙

薛蕙云:“‘故致數輿无輿’,一作‘數車无車’,一作‘數譽无譽’,一作‘故至譽无譽’,无‘數’字。”
0395

《老子》20_15_校笺_07_李道纯

李道纯云:“‘忽乎若晦’,或云‘淡乎其若海’,非。”
04512

《老子》60_02_校笺_05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、王弼无‘者’字,《韩非子·解老》有。”水海按:今见《韩非子》本无“者”字。顾广圻曰:“傅本‘下’有‘者’字,与各本全异。”顾氏所见《韩非子》本亦无“者”字,不知毕氏...
05810

《老子》20_09_校笺_11_水海

水海按:帛书乙本作“咳”(hái),《说文》徐铉注音为“户来切”,上古匣母之部【xe】。《说文·口部》:“咳,小兒笑也。从口,亥声。孩,古文咳,从子。”沈涛《说文古本考》:“‘咳’,《...
0299

《老子》65_04_校笺_10_水海

水海按:《老子》原本当作“德”。《文子·道原篇》引即作“德”。“德”和“賊”上古皆职部字,谐韵,可证《老子》古本如此。又,“不知(zhì)”,即不曲巧伪诈,指淳朴无為,正与“知(zhì...
04311

《老子》29_03_校笺_06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‘為者敗之’二句,又见第六十四章。《鹖冠子·备知篇》曰:‘故為者敗之,治者乱之;’当亦本此。”
0307

《老子》35_01_校笺_09_吴澄

吴澄云:“‘大象’喻道也。下篇云‘大象无形’、‘道隐无名’。‘往’,歸往也。言体道之圣人为天下之人所歸往。”
0315

《老子》34_04_校笺_06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作‘常无欲,可名为小’。苏、林无‘故’、‘矣’二字。”水海按:元刻林逸本经文有“故”、“矣”二字;而注文云:“(道)湛然而无所欲,可谓之自小矣,故曰‘可名於小’。”据此...
03515

《老子》48_03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損之又損’,纂微、司马、曹、达真下并有‘之’字。”
0438

《老子》80_02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使民重死而不遠徙’,司马‘遠徙’作‘重復’,苏、叶无此一句。”
0265

《老子》66_05_校笺_11_水海

水海按:此两句承上文“是以聖人之欲上民也,必以其言下之;其欲先民也,必以其身後之”而言,前文既谓“聖人”,此处即不当重复。上文两處作“民”字,此两句中亦应作“民”而不应作“人”。“...
0496

《老子》47_03_校笺_15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此言人君一己之聪明不足恃,虽出外日行千里,而所闻見者甚少也。《韩非子·八经》云:‘力不敌众,智不尽物。与其用一人,不如用一国。’《吕氏春秋·贵公篇》云:‘智而用私,不若...
03413

《老子》27_08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善人’,古本‘人’下有‘者’,下同。”
0397

《老子》77_02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、乙本前句“归”,皆作“印”,《甲、乙本释文》校作“抑”,“抑”为后起字,俗字,古字为“归”(见后文)。严遵本“归”作“案”,谓“高者案之,下者舉之”。河上公本、王弼...
05212

《老子》59_07_校笺_12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按:邢玄、磻溪、楼正、室町、柰卷、高翻并作‘蔕’。《字林》云:‘蔕、柢音同’,夏竦《古文四声韵》卷四引古《老子》亦作‘蔕’(),范说非。又,‘長生久視’为当时通行语。《...
03713

《老子》72_音韵_01_江有诰

本章江有诰韵读谓无韵。高本汉谓:威、至韵。武内义雄谓:威、至韵,知、愛、贵韵。朱谦之云: 严可均《说文声类·脂部》收“至声”、“威声”。王念孙《古韵谱》威、愛与貴同入脂部,至,并入...
04114

《老子》35_02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、乙本皆同。今从甲、乙本。想尔本“往”误作“佳”,“害”作“害”,谓“佳而不害,安平大樂”(把下句“樂”置于本句)。道藏河上公本、王羲之本、顾欢本、傅奕本、御注三本、...
04913

《老子》73_音韵_05_水海

水海按:“勇於敢者則殺,勇於不敢者則活。知此两者,或利或害。”殺【feǎt】、活【xuǎt】、害【xāt】为韵,三字皆入月部【at】。奚侗“殺”、“活”为韵,未及“害”字,則疏漏之。“天之所...
0567

《老子》13_02_校笺_08_张煦

张煦云:“赵作‘何謂辱’,吕、苏作‘何謂寵辱’,葛、林作‘何謂寵辱’。”
0528

《老子》57_音韵_06_本章韵读

本章韵读:邦,东部;兵,阳部,东阳合韵。下,鱼部;然,元部,鱼元合韵。贫、昏,文部。起、有,之部。為、化,歌部。静、正,耕部。事,之部;富,职部,之职通韵。欲、樸,屋部。
05411

《老子》57_02_校笺_08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刘说是也。下文‘衺事滋起’,王、河上‘衺事’作‘奇物’。五十八章‘其正无衺’,亦‘正’、‘衺’对文。《曲礼》陆德明释文:‘奇车,奇邪不正之车’,以‘邪’释‘奇’,‘奇’...
04012

《老子》62_06_校笺_05_许抗生

许抗生云:“甲本作‘不善坐而進此’,乙本作‘不若坐而進此’,通行本作‘不如坐進此道’。甲本‘不善’两字义不可解,乙本与其他诸本义同。”
0278

《老子》20_14_校笺_10_奚侗

奚侗云:“‘昏昏’,诸本作‘若昏’,句法不协,兹从王弼本。《庄子·在宥篇》:‘至道之极,昏昏默默。”
03410

《老子》45_07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清静為天下正’,古本‘为’上有‘以’字。”
0299

《老子》26_01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輕’,李(畋)如字。‘躁’,陆早报切。”
04614

《老子》78_音韵_02_顾炎武

顾炎武《唐韵正》卷十《四十五厚》:'垢',古音古,《老子》:'受國之垢,是為社稷主。'
0957

《老子》16_01_校笺_06_许抗生

许抗生云:“以上两句傅本、通行本则作‘致虚極,守静篤’,最后无‘也’字。帛书‘致’作‘至’,至、致古通。静篤,乙本作‘静督’,甲本作‘情表’,通行本作‘静篤’。今从通行本。《甲本释...
043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