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典汇编数据 第209页

《老子》34_02_校笺_11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“生化萬品至功潜被,而歸功於物,故不有功名。”
03311

《老子》51_03_校笺_05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《后汉书·冯衍传》注引无‘是以’二字。按:四‘之’字并为‘萬物’之代名词。”
0426

《老子》29_02_校笺_04_纪昀

纪昀云:“《永乐大典》‘器’下有‘也’字。”
0335

《老子》62_08_校笺_08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曰’,河上公作‘日’,王弼作‘不曰以求得’。”
05215

《老子》47_04_校笺_09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得物之致,故虽不行,而虑可知也。识物之宗,故虽不見,而是非之理可得而名也。明物之性,因之而已,故虽不为,而使之成矣。”
05512

《老子》75_04_校笺_10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夫惟无以生為贵者,是賢於贵生也’,按: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此二句,无上‘贵’字,‘也’作‘焉’。彭无‘夫’字。‘惟’字,范、白、张嗣成、二赵、吴同,各本及《淮南子·道...
0425

《老子》35_03_校笺_08_严復

严復云:“‘樂’與‘餌’二语,是反比‘道’非餌也,而用之有不既之效。”
0555

《老子》03_今译

不尊崇贤才,使人民不争功名;不珍重难得的财货,使人民不做盗贼;不显耀贪求的事物,使人民不去作乱。所以,“圣人”治理天下,使人民的心灵净化,使人民的肚腹充实,使人民的志气减弱,使人民...
0406

《老子》03_05_校笺_03_张煦

张煦云:“《初学记》十七引‘心’下有‘而’字。”
04912

《老子》09_03_校笺_03_陈碧虚

陈碧虚云:“严君平、王弼本作‘金玉满室’。”
0418

《老子》70_05_校笺_09_奚侗

奚侗云:“世之知我者少,是我独异于人,而为天下貴矣。王弼、河上本均作‘則我者贵’,谊与下句不属。兹从范应元本。”
011913

《老子》70_05_校笺_05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、王弼作‘則我者貴’。”水海按:今道藏王弼本、张之象刊王弼本注云:“唯深,故知之者希也。知我益希,我亦无匹,故曰‘知我者希,則我者貴’也。”此王本则作“則我者貴”。然...
05313

《老子》34_02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作‘功成而不名有’,今王弼同河上。”水海按:今凡诸王本作“功成不名有”,无“而”字,同宋刊河上公本,而稍异於道藏河上公本。
0567

《老子》22_09_校笺_09_水海

水海按:朱谦之说甚是。譣北京图书馆藏敦煌写本残卷等本无“天下”二字,正作“莫能與之争”,與帛书本合。今本作“故天下莫能與之争”者,則為后人据第六十六章文而衍增“天下”二字,当据帛书...
05415

《老子》31_01_校笺_05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河上无‘者’字。‘不祥之器’,《大典》无‘之器’二字。”
0536

《老子》45_音韵_03_李道纯

李道纯云:“‘弊’,叶韵作‘鳖’。”
03713

《老子》29_08_校笺_10_王安石

王安石注云:“安于所安,则能去甚;以俭為宝,则能去奢;以不足自处,则能去泰矣。”
0329

《老子》60_04_校笺_05_刘师培

刘师培云:“‘其神不傷人’,按:《韩非子·解老》引此无‘人’字。又‘聖人亦不傷人’句,‘人’字作‘民’,盖古本作‘民’,唐避讳改为‘人’,河上本‘人’作‘之’,非是。”
04312

《老子》39_01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如此;乙本无“之”字。今从甲本。其他诸本并同甲本。“昔”,王弼注为“始也”,河上公注为“往也”。两说皆通。“一”,约有五种解释,下面分别例举。 其一,释为“道”。成玄...
0537

《老子》58_音韵_05_江永

江永《古韵标准》入声第三部谓:“‘缺’,苦穴切。《老子》‘其政察察,其民缺缺。’”
05311

《老子》69_06_校笺_15_劳健

劳健云:“王弼注云云,后人相承,多误解‘哀’字,如哀伤之义,大失其旨。王弼注‘慈以陈則正’句云:‘相慜而不避於难,故正也。’与此句注大同小异,則王弼本意当亦以‘哀’為慈爱而非哀伤。...
0585

《老子》66_03_校笺_02_薛蕙

薛蕙云:“‘欲上民,必以言下之’,‘民’一作‘人’,‘必以’一并作‘以其’。”
04314

《老子》80_01_校笺_11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刘说是也。河上注曰:‘使民各有部曲什伯;’是河上‘民’字本在‘有’字上也。赵写同此(指傅本),惟无‘也’字。馆本、卷子成疏无‘也’字,馆本‘使’下无‘民’字。柰卷‘寡’...
02612

《老子》14_04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、乙本皆同。今从甲、乙本。林志坚本句前有“此”字,“可”下有“以”字,“至计”作“致詰(简作诘)”,謂“此三者不可以致詰”。其他通行本作“此三者不可致詰”。
05314

《老子》14_13_校笺_03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以知古始’,御注、王弼作‘能知’。‘是謂道己’,御注、河上作‘道紀’,审观王弼注亦是‘己’字。”水海按:景龙本作“己”,因“紀”是后出字,“己”则為“紀”的初字。《说...
04211

《老子》27_02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开元石刻‘謫’作‘讁’,俗。”
0357

《老子》28_02_校笺_11_明太祖

明太祖注云:“此务教人不尚强而尚柔,乃云雄雌也,如此者,当以吾腹為天下长江大河,所以长江大河能容百川之波涛。故欲君子以心比之,則常有大德。”
0286

《老子》64_12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故慎終若始,則□□□□”,后句损“无敗事矣”四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。帛书乙本作“故曰:‘慎冬若始,則无敗事矣。’”“終”作本字“冬”,“故”后有一“曰”字,似...
05115

《老子》05_音韵_02_孔广森

孔广森《诗声类》五《阳声》五上《冬类》引《论语》云:“天之历數在尔躬,允执其中,四海困窮,天禄永终。”《老子·道经》:“多言數窮,不如守中。”《德经》:“大盈若沖,其用不窮。”《庄...
0537

《老子》21_05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窈’,乌了反。‘冥’,莫经反。”
03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