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典汇编数据 第238页

《老子》08_05_校笺_09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此‘正’,当读如字。老子治国,主张清静无为,故即以清静之道为正。此《老子》特有名词也。四十五章‘清静为天下正’;五十七章‘我好静而民自正’;皆‘正’、‘静’互言,可证‘...
02813

《老子》11_02_校笺_09_水海

水海按:本章的主旨在于说明“无”的妙用,所以河上公本标章题为“无用”。《老子》以“无”的妙用為出发点来立论,用比喻的方法来说明“有”、“无”的依存关系,所以应以“當其无”断句。高明...
02813

《老子》77_06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孰能損有餘而奉不足於天下者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叶、程并作‘孰能以有餘奉天下’。”
0285

《老子》33_07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语,帛书甲、乙本皆同。今从甲、乙本。张嗣成本“所”误作“守”,謂“不失其守者,久”。邢玄本“者”作“其”,无“也”,謂“不失其所,其久”。赵孟頫本无“者”字,无“也”字,作“不...
02814

《老子》58_03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苏‘倚’作‘依’,葛无两‘之’字。”水海按:今查苏辙本,经文“倚”如字,而不作“依”;而注文云:“盖福倚于禍,禍伏于福,譬如昼夜寒暑之相代。”其字亦作“倚”而不作“依”。...
0289

《老子》13_08_校笺_09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按:‘及’字,傅、范本作‘苟’。范曰:‘···’盖‘及’与‘若’同义。王念孙曰:‘···’今证之古本,知‘及’与‘若’同,与‘苟’字亦可互用。又,‘患’字下室町本有‘乎...
0288

《老子》35_06_校笺_03_高亨

高亨云:“马说是也。‘視之不可見’句,唐玄宗本未误,当据改。”刘韶军云:“‘視之不足見’,宋徽宗、明太祖、清世祖三帝同,唐玄宗注疏本经文作‘視之不可見’。”
0288

《老子》59_音韵_02_邓廷桢

邓廷桢云:“久字,上与母韵,与《诗经》韵同;下与道韵,与《周易·象传》韵同。”
0289

《老子》15_08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敦兮其若朴’,厚而纯也。”
0285

《老子》64_02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语,帛书甲本作“□□□□,易謀□”,前语损掩“其未兆也”四字,后语损掩“也”一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。帛书乙本全损,《乙本释文》据所损字数校补为“其未兆也易謀”。今从《甲本释文...
02812

《老子》22_06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“明”误作“章”,《甲本释文》校注云:“当作‘不自示故章,不自見故明’,方与上文合。乙本不误。”帛书乙本“見(简作见)”后有“也”字,謂“不自見也,故明”。今通行本皆...
02815

《老子》27_04_校笺_16_古棣

古棣云:“‘善閉者无關楗而不可开’,‘閉’字,河上公古本(古棣指王羲之本)作‘閇’,盖‘閉’字异体。开元石刻亦作‘閇’,盖沿河上公古本(古隶指王羲之本)。‘楗’,河上公古本(古棣指...
02811

《老子》01_音韵_03_本章韵读

本章韵读:道、道、道,幽部。名、名、名,耕部。始、母,之部。欲、欲,屋部;眇、噭,宵部。出、謂,物部。玄,真部;門,文部;真文合韵。
02815

《老子》09_01_校笺_02_陈碧虚

陈碧虚云:“严君平作‘殖而盈之’,谓积其财宝也。”水海按:朱谦之谓:“严君平作‘殖而盈之’,陈碧虚云:‘谓积其财宝也。’按此盖涉下文‘金玉满室,莫之能守’,而误改上文。”可备参考。
0287

《老子》12_07_校笺_05_许抗生

许抗生云:“甲本作‘故去罷耳此’,乙本作‘故去彼而取此’,傅奕本、通行本皆作‘故去彼取此’。今从傅本。”
02812

《老子》59_02_校笺_10_刘师培

刘师培云:“《吕氏春秋·情欲篇》:‘论早定,则知早嗇’。又《韩非子·解老》述下文‘早嗇’义曰:‘夫能嗇也,是从于道而服于理者也。’又曰:‘圣人虽未见祸患之形,虚无服从于道理以称蚤服...
02812

《老子》62_02_校笺_11_水海

水海按:后句“保”前当无“不”字。马叙伦、高明说是。朱谦之说非是。此二语是继续申说“道”的功用的,其主词仍为“道”。若以“善,人之宝;不善,人之所不保”断句,则“善”、“不善”分别...
02810

《老子》64_07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九成’,一作‘九層’。”又云:“‘成’,一作‘層’。今从傅奕古本。”
02814

《老子》66_01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等无‘也’字。”
02812

《老子》39_04_校笺_14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傅、范本,柰卷作‘王侯’,《群书治要》、孙盛《老子疑问反讯》、《晋书·裴楷传》、《书抄》一四九引并作‘貞’,严遵、河上、顾欢··《玉篇》‘一’字下引均作‘正’,遂州本作...
0289

《老子》71_03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聖人之不病也,以其病病,是以不病’,《韩非子》作‘聖人之不病也,以其不病,是以无病也’。”
0288

《老子》57_03_校笺_06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等作‘吾何以知其然哉?’”
0285

《老子》16_09_校笺_06_水海

水海按:《老子》古本当作“”或“芒”。作“妄”、“忘”者,实皆假“帝”(上古三字皆为明纽阳部)为之尔。周生春、古棣即校为“”,但古棣谓“”为“妄”的古字,则非。西周晚期的《毛公鼎》...
02812

《老子》30_04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、乙本皆同。今从甲、乙本。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顾欢本、御注三本、楼正本、李约本、陆希声本、强思齐本、(唐)李荣本、杜光庭本、陈象古本、吕惠卿本、司马光本、苏辙本、陈景元...
02811

《老子》77_07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其唯道乎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叶、程并作‘唯有道者’。”
0287

《老子》49_07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聖人之在天下’,篡微、司马、曹、陈并无‘之’字。”
0286

《老子》22_07_校笺_05_王安石

王安石注云:“不自伐,則善不丧,故有功。”
0286

《老子》28_06_校笺_08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樸’,范、宋河上、易州并作‘朴’,下同。”
02810

《老子》28_10_校笺_04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長’,上声,主也,大也。”
0288

《老子》10_05_校笺_11_高明

高明云:“乙本‘啓闔’,王本作‘開闔’。按:‘啓’、‘開’二字之别,系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,而改‘啓’为‘開’。”
028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