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49_07_校笺_04_刘师培
刘师培云:“‘在’,疑‘任’字之讹。”
《老子》36_07_校笺_07_刘师培
刘师培云:“‘魚不可脱於淵’,亦謂为臣下者,不可使脱离人君之势。古本‘淵’上当有‘深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05_04_校笺_10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‘詘’,各本作‘屈’,王弼注曰:‘故虚而不得穷屈,動而不可竭尽也。’则王亦作‘屈’。按:‘虚’借為‘空’,‘屈’借為‘渴’。《吕氏春秋·慎势篇》:‘尧且屈力。’高诱...
《老子》42_08_校笺_06_焦竑
焦竑云:“‘人之所教,我亦教之’,古本作‘人之所以教我,亦我之所以教人’。一作‘人之所教,亦我義教之。”
《老子》15_12_校笺_10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范同此(‘孰能安以久,動之而徐生’)。唐写卷子残本作‘孰安以久,動之徐生’。《经幢》作‘孰能以久動之以(下阙)’。馆本、易州作‘安以動之徐生’。磻溪无‘而’字,作‘孰能...
《老子》22_11_校笺_12_徐梵澄
徐梵澄云:“‘誠全歸之’,謂為事业如有所受,受而委曲圆成之,全而歸之于授者。此义即功成身退,不為主、不自示、不自显、不自伐、无矜、不争,皆為之而无以為之道。”
《老子》26_02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離’,音利。‘輜’,侧其反。‘重’,直用反。”
《老子》20_07_校笺_11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锡昌按:唐强思齐《道德真经玄德纂疏》引河上公本经文作‘如春登臺’,正与宋河上公本合。俞氏谓河上公所据本必作‘春登臺’,是也。易氏谓《魏都赋》注作‘若升春臺’,然胡刻《文...
《老子》22_10_校笺_02_焦竑
焦竑云:“‘豈虚言哉’,古本‘言’下有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61_07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损掩“故”字,据乙本校补,其他文字同此;乙本作“故大國者不□欲并畜人,小國不□欲入事人”,两处“邦”字作“國”,“兼”作“并”,“小國”后无“者”字,二“過”字损掩。...
《老子》78_04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'天□□□□,□□□行也',前句损掩四字,《甲本释文》校补为'下莫不知',后句损掩三字,则校补为'而莫能'。帛书乙本前句同此,后句作'而□□□□也',损掩'莫之能行'四字,...
《老子》08_04_校笺_07_高明
高明云:“‘予善天’,甲本‘天’字捝漏,抄写之误,当据乙本补。今本作‘與善仁’或‘與善人’。
《老子》18_03_校笺_04_罗振玉
罗振玉云:“‘廢’下、‘出’下、‘和’下,广明本均有‘焉’字··”
《老子》25_06_校笺_06_高亨
高亨云:“‘强為之名曰大,大曰逝,逝曰遠,遠曰反。’按此十五字疑本作‘强為之容曰大,曰逝,曰遠,曰反’。‘名’、‘容’形近,且涉上文而讹。道既‘字之曰道’,不能又‘名之曰大’,本书...
《老子》20_音韵_01_江有诰
本章江有诰韵读谓:阿、何韵(歌部),惡、若韵(鱼部,惡,乌入声;若,入声),畏、畏韵(脂部),哉、熙、臺、孩韵(之部,哉,音兹;臺,徒其反;孩,胡其反),歸、遺韵(脂部),昬、悶韵...
《老子》64_11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故民之從事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叶、清源、程并无‘故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19_06_校笺_05_刘师培
刘师培云:“按:‘私’当作‘思’。《韩非子·解老》曰:‘凡德者以无為集,以无欲成,以不思安,以不用固。’‘思’、‘欲’并言。又《文选·谢灵运邻里相送方山诗》李注引《老子》曰:‘少思...
《老子》64_10_校笺_02_焦竑
焦竑云:“‘聖人无為’,一上有‘是以’,一无‘聖人’。”
《老子》36_06_校笺_16_想尔注
想尔本注云:“道气微弱,故久在无所不伏。水法道柔弱,故能消穿崖石。道人当法之。”
《老子》72_01_校笺_10_张松如
张松如云:“奚侗曰:‘此云威即谓可畏之事,如刑罚兵戎之属,民不畏其所可畏,其故由于不能安居乐业,而祸乱自兹起,則大可畏者至矣。此为治天下者垂戒,非为凡人言也。’什么是‘大可畏者’呢...
《老子》38_01_校笺_01_校勘
以上两句,帛书甲本损掩;乙本如此。今从乙本。其他诸本及《黄帝内经·太素》卷二《顺养篇》杨上善注文、《周易集解·乾九家易》、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所引并同乙本。
《老子》05_音韵_05_黄瑞云
黄瑞云云:“窮、中,冬部。”水海按:春秋时代的韵部应该是二十九部,后来由於语音演变,冬部才从侵部中分化出来,所以战国时代的韵部才是三十部;而春秋时代(以《诗经》用韵情况为代表)冬部...
《老子》01_07_校笺_02_毕沅
毕沅云:“陈景元以‘此两者同’为句。”
《老子》14_07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昧’,暗也,言道在上非明,在下非暗。”
《老子》31_06_校笺_05_成玄英
成玄英疏云:“非君子、善人之器,必须夷凶拯难不得止而用之,权智亦尔。”
《老子》13_05_校笺_04_张煦
张煦云:“林(希逸)无‘是謂···’一句。”
《老子》16_06_校笺_04_水海
水海按:“復命曰常”为叙述句;“復命,常也”为判断句。两句谊一也。但用如判断句意更盛。“常”,指萬物运动与变化中的不变之规律,今言之为自然法则。王安石云:“常者,乃无始已来不变之称...
《老子》38_06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則攘臂而扔之’,‘扔’,人证反;又音仍,引也,因也。《字林》云:‘就也。’”
《老子》26_02_校笺_04_毕沅
毕沅云:“‘君子’,河上公、王弼作‘聖人’,亦并无‘其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1_01_校笺_14_严灵峰
严灵峰云:“日本中井积德曰:‘佳字疑衍。’说与帛书本合。”(《马王堆帛书老子试探》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