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典汇编数据 第4页

《老子》20_01_校笺_05_李大防

李大防云:“按‘絶學无憂’句,断不能割归下章。盖‘見素抱樸,少私寡欲,絶學无憂’三句,是承上文‘此三者以為文不足,故令有所屬’句。‘見素抱樸’,承‘绝仁’二句‘少私寡欲’,承‘絶巧...
05315

《老子》49_04_校笺_01_校堪

此句帛书甲本损掩,帛书乙本作“□善也”,损掩一“得”字,今据傅奕本校补。帛书《老子甲乙本释文》皆校作“得”字,严遵本、敦煌唐写作S三九二六号《老子德经河上公章句》本、虞世南本、傅奕...
03514

《老子》16_10_校笺_01_校勘

此两语,帛书甲本皆同之。敦煌唐写本S四七七《老子道经河上公章句》本、广明本“常”下有“曰”字,作“知常曰容”。其他诸今存本皆同帛书甲、乙本。
0317

《老子》11_02_校笺_10_王弼

王弼注:“轂所以能统三十輻者,无也。以其无能受物之故,故能以寡统众也。”
0525

《老子》39_03_校笺_04_高明

高明云:“帛书甲、乙本无‘萬物得一以生’与下文‘萬物无以生將恐滅’二句对文;王弼、河上公及世传诸本皆有此二句。此乃本章经文之一大差异,其中必有一误。河上公本‘其致之’三字之注文云:...
05015

《老子》22_01_校笺_11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曲則全,枉則正’,范、馆卷同此。各本及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、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注引‘正’字并作‘直’。范謂‘王弼同古本’,則王作‘正’。今王本作‘直’者,后人依别本改之...
03813

《老子》40_04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损掩;乙本缺一“生”字,今据通行本校补。
0299

《老子》61_06_校笺_02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御注下句作‘或下而聚’,河上、王弼、高翻作‘而取’。”
02810

《老子》16_05_校笺_10_水海

水海按:“静曰復命”与“静,是謂復命”意思同。作“是謂復命”,且与上下文例不合。唯帛书甲、乙本作“静,是謂復命”,文畅意足。“復命”,命,本性;復命,復歸本性,意指回復到虚静的本性...
03012

《老子》64_07_校笺_10_高亨

高亨云:“按:‘累’,当读为‘蔂’。土笼也。起於累土,犹言起於蔂土也。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‘针成幕,蔂成城。事之成敗,必由小生。’高注:‘蔂,土笼也。’字亦作‘虆’。《孟子·滕文公...
04612

《老子》41_04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损掩;帛书乙本作“弗笑□□以為道”,损缺“不足”二字,据通行本校补。“弗”,他本以及《艺文类聚》十九所引皆作“不”。
03510

《老子》31_01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佳’,格牙反,善也,河上:‘飾也。’”
08313

《老子》45_07_校笺_11_范文元

范文元云:“清静者生之根,故知清静者以為天下之正也。体道者成而若缺,满而若盅,直而若诎,巧而若拙,辯而若訥,亦无出于清静矣。虽然,人岂有静而不动者哉?但不可躁暴,常当以清静為正尔。...
0517

《老子》75_01_校笺_08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《后汉书·郎颉传》引作‘人之飢也,以其上食税之多也’。人君欲多,则费大;费大,则税重;此必然之势也。然税重,则民飢矣。”
05214

《老子》07_04_校笺_16_王安石

王安石注云:“《字说》:《韩非子》曰:‘自营为私’,‘背私为公’。夫自营者,未有能成其私者也,故其字为自营而不周之形。故《老子》曰:‘夫非以无私也,故能成其私。’私从禾,从厶。厶,...
02515

《老子》30_03_校笺_10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苏上有‘故’字,‘有’作‘者’。《治要》‘有’作‘者’。按:强本成疏引经文云:‘故善者果而已;’是成作‘故善者果而已’。‘有’当从诸本作‘者’,俞说是也。按:《左传·宣...
0367

《老子》76_04_校笺_06_刘师培

刘师培云:“按:俞说是。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亦作‘兵强則灭,木强則折’。疑‘不勝’系后人注文;‘兵’涉上文‘兵强’而误。”
04711

《老子》50_05_校笺_09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《老子》此言,所以戒人君宜寡欲以全其生也。《吕氏春秋·本生篇》云:‘贵富而不知道,适足以为患。不如贫贱;贫贱之致物也难,虽欲过之,奚由?出则以车,入则以辇,务以自佚,命...
05414

《老子》55_04_校笺_11_水海

水海按:此句言赤子筋骨柔弱,但手握东西却很牢固,以喻“含德之厚者”生命力旺盛。
05210

《老子》73_05_校笺_10_河上公

河上公注云:“天所網罗恢恢甚大,虽踈远,司察人之善惡,无有所失。”
0237

《老子》51_05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、王弼‘爵’作‘命’,明皇、希声同奕(作‘爵’)。”
0476

《老子》22_03_校笺_03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苏辙本‘惑’下有‘矣’字。按:四十四章:‘名與身孰亲?身與货孰多?得與亡孰病?是故甚爱必大费,多藏必厚亡。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長久。’是‘少’即‘知足’、‘知止’之...
04715

《老子》02_03_校笺_10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罗卷、臧疏亦无‘故’字。‘較’,各本并作‘形’。《说文》‘荆’之古字作‘’,则古文‘形’或亦有作‘’者。‘爻’旁与‘較’字之爻旁相同。或《老子》本作‘’,传写脱讹成爻,...
0288

《老子》47_01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无‘可以’二字。下同。”
03315

《老子》15_07_校笺_07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景龙、英伦、御注,三本均作‘涣若冰將釋’。”
03512

《老子》34_03_校笺_06_焦竑

焦竑云:“按:‘愛養’,一作‘衣被’。”
010310

《老子》39_15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數’,色主反。‘譽’,逸注反,毁譽也。”
04413

《老子》62_04_校笺_05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此喻说也。言不善之人,亦在教之而已。人言行不善,何棄遗之有乎?当导之以善道,冀从化而悛恶,不可棄之而不化,故云:何棄之有?”
02512

《老子》33_08_校笺_05_高亨

高亨云:“易说是也。‘亡’、‘妄’古通用。《庄子·庚桑楚篇》:‘汝亡人哉。’亦借‘亡’为‘妄’,即其证。或曰:‘《左传·襄公二十四年》:太上有立德,其次有立功,其次有立言,虽久不废...
04115

《老子》65_05_校笺_09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遂州、磻溪、柰卷、王羲之本均作‘楷式’,傅、范、高作‘稽式’。……虽‘稽’、‘楷’古混,《庄子·大宗师篇》‘狐不偕’,《韩非子·说疑》作‘狐不稽’。稽式亦即楷式,但‘楷...
040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