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77_03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“損(简为损)”作“败”(二字为异体),“益”作“補(简為补)”。帛书乙本“损(简為损)”假作“云”(二字上古皆为文部)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作“损(简為损)”;下句损...
《老子》11_06_校笺_02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鑿户牖以為室,當其无,有室之用’,古本。半門曰户,交木曰牖。器中虚通,则能容受;室中虚通,则能居处,是當其无处,乃有器与室之用也。《庄子》曰:‘室无空虚,则妇姑勃蹊;...
《老子》08_音韵_07_石田羊一郎
石田羊一郎云:“上文‘居善地’一句原在‘心善淵’上,韵不叶,当移此‘動善時’下。”水海按:“唯韵移句说”不可取。
《老子》48_02_校笺_10_水海
水海按:河上公以聞道者“情欲”消損為说,则合《老子》原旨。老子认為求學者,學习政教礼乐;这样,情欲文饰,日以益多,发展到一定程度,就会出现坏事。聞道者,则与之相反,他们由于學道,情...
《老子》78_01_校笺_15_水海
水海按:范应元本作'天下莫不柔弱於水','莫',否定性无定代词,'不',否定副词,双重否定,实为肯定;'天下莫不柔弱於水',意谓:天下没有什么不比水柔弱的。这就等於说天下什么都比水柔弱,正...
《老子》09_05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功成’,陆、王弼‘成’作‘遂’,又作‘成’。”
《老子》26_01_校笺_08_古棣
古棣云:“‘重為輕根’以战争的重車、輕車為喻,以明聖君驾御臣下的权术。春秋車战,兵車分为輕車、重車。輕車又称攻車,作战时處於前线,攻击敌人,因其不载物,輕便,故称輕車。重車又称輜車...
《老子》25_01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、乙本皆同。今从帛书甲、乙本。李道纯本“昆”作“混”,“地”作“而”,谓“有物混成,先天而生”。其他诸本皆作“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”。
《老子》38_07_校笺_06_张松如
张松如云:“···若此(指《韩非子·解老》对四句的释文),就其联系性而言,则如韩引句有双‘失’字;就其区别性而言,则如众本句只一‘失’字;谊皆可通,两義并长。”
《老子》55_05_校笺_08_洪颐煊
洪颐煊云:“按:《说文》无‘朘’字。《玉篇》‘朘,赤子阴也;亦作峻,《声类》又作屡;’《说文》亦无‘屡’字,‘屡’疑为‘菱’字之讹。《说文》‘菱,瑙盖也,象皮包覆瑙,下有两臂,而夂...
《老子》02_01_校笺_04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天下皆知美之為美,斯惡已’,古本。‘已’,音以,语助。”
《老子》28_11_校笺_15_唐玄宗
唐玄宗疏云:“‘大制不割’,此明聖人用道也。夫聖人德全,大制群有,法乾坤之施洒雨露之恩,各畅其和,不知其力,令动植之物咸遂生成,曾不割伤以為己用,故云‘大制不割’。”
《老子》12_02_校笺_07_高亨
高亨云:“‘發’字疑衍。《说文》:‘狂,狾犬也。’重文作怔。狂本心疾,故字亦从心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三年》:‘幼而狂。’杜注:‘狂,无常也。’盖心失其本能,改其常态,是為狂。‘心狂’...
《老子》59_音韵_03_陈第
陈第《屈宋古音义》云:“服音逼,《诗经》、《周易》及秦汉古辞无有不读逼者。”
《老子》54_音韵_03_孔广森
孔广森《诗声类》云:“按《说文解字》‘邦,从邑丰声’;《释名》曰‘邦,封也,封有功於是也’;‘邦’音曰封明矣。《老子》‘修之於國,其德乃豐;’《韩非子·解老》引作‘修之邦’,故与‘...
《老子》66_01_校笺_06_罗运贤
罗运贤云:“《初学记·江部》引作‘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,以其无不受之,苟有所逆,众流不至者多矣’。《御览》六○引作‘以其善下也’。”
《老子》49_07_校笺_05_石田羊一郎
石田羊一郎云:“‘任’本作‘在’,古书‘任’或误‘在’。《淮南子·诠言训》云:‘在智则人与之讼,在力则人与之事。’”
《老子》76_今译
人生活着,而生命之体是柔软的;人死去了,而尸体却变成挺直僵硬的了。万物草木生长着,而生长之体是柔弱脆嫩的;它们死亡了,而遗体却变成枯萎干硬的了。所以说:“坚强僵硬的东西,是属于死亡...
《老子》20_15_校笺_03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悶悶’,如字。‘澹兮其若海’,‘澹’徒绀反。古本河上作‘忽兮若海’;严遵作‘忽兮若晦`。”
《老子》67_04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寳而持之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黄‘寳’并作‘保’。”
《老子》44_01_校笺_06_奚侗
奚侗云:“《说文》:‘多,重也。’谊为重叠之重,引申可训为轻重之重。《汉书·黥布传》:‘又多其材。’师古注:‘多,犹重也。’”
《老子》55_06_校笺_01_校勘
此两句,帛书甲本作“終曰號而不发,和之至也”,“冬”作“終”(上古字少,无“終”字,以“四时尽”之“冬”字为“終”字,“終”则为后起字),“日”误写为“曰”;“发”,“当为憂之省,...
《老子》15_04_校笺_15_水海
水海按:帛书甲、乙本皆有“曰”字,今存通行本唯傅奕本有此字,他本皆无。此“曰”字乃承前领下之要字,它承前文“强為之容”,领起下述七个排句,皆谓“善為道者”的行表和仪态,这七个排句,...
《老子》59_音韵_02_邓廷桢
邓廷桢云:“久字,上与母韵,与《诗经》韵同;下与道韵,与《周易·象传》韵同。”
《老子》05_03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其猶橐籥’,‘橐’,他各反。‘籥’,音药。”
《老子》39_09_校笺_05_张松如
张松如云:“帛书‘竭’,讹作‘渴’。”
《老子》41_11_校笺_04_罗运贤
罗运贤云:“《御览》六五九引作‘太音希聲’。”
《老子》50_04_校笺_06_顾广圻
顾广圻云:“韩非作‘民之生生而動,動皆之死地,之十有三’。傅本‘之’作‘亦’,余尽与此合。今《德经》作‘人之生動之死地十有三’,非也。按上文云‘凡民之生生而生者固動’,又云‘皆为死...
《老子》15_06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儼’,鱼检反。”
《老子》15_06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儼若容’,纂微、曹、达真‘容’并作‘客’。司马作‘儼兮其若客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