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典汇编数据 第8页

《老子》31_10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开元、吕(知常)、苏、葛、赵无‘故’字。”
02511

《老子》28_03_校笺_04_水海

水海按:“婴兒”,即“赤子”,比喻最真朴者。此两句谓恒常的自然德性不会離开,就可回歸到像婴兒般的柔软真朴而富有生命力的境界。 又,河上公注云:“德常在,不復離於己,当復歸志如婴兒,...
0447

《老子》15_04_校笺_11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宋河上作‘與兮’,臧疏、罗卷、易州、磻溪、馆本、赵并无‘兮’字,下同。弼注曰:‘冬之涉川,豫然若欲度若不欲度。’则王作‘豫然’。《文子·上仁篇》引作‘豫兮其若冬涉大川’...
04810

《老子》46_06_校笺_10_王安石

王安石云:“墨子曰:‘非无安居也,我无足心也。非无足财也,我无足心也。’万物常至於足,而有所谓不足者,以其无足心也。得道者知其足心、足财,故曰:‘知足之足,常足矣。’”
03915

《老子》30_02_校笺_11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罗卷、易州、臧疏无‘焉’字。《类聚》八十九、《文选·关中诗》注引并同此(‘焉’)。”
04115

《老子》78_07_校笺_03_张煦

张煦云:'葛、苏'為'作'謂'。'
03714

《老子》60_音韵_02_高亨

高亨云:“‘治大國,若烹小鮮。’按:作‘鳞’是也,鳞与下文神、人为韵。应据改。”水海按:《说文》谓“鮮,鱼名”。《尔雅·释鱼》、《说文·鱼部》皆无“鳞”字,疑为后起字。《老子》原本...
0275

《老子》42_10_校笺_09_古棣

古棣云:“按:《老子》用古字‘斆’,后世‘斆’字废弃,其義淹没,一种传本写作‘教’,一种传本写作‘學’。‘斆,學半’,一语出自古文《尚书·兑命》。古文《尚书》公认为晋人伪作,但‘斆...
0405

《老子》46_01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‘播’作‘糞’。‘糞’、‘播’古字通用。《御览》引《文子》曰:‘却走馬以糞,車轨不接于远方之外。’《韩非子》、《淮南子》引并作‘糞’。”
0305

《老子》59_03_校笺_07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‘早服’二字可从《韩非子》注,‘服’训服从道理。《虞书》‘五刑有服’,《传》:‘从也;’《尔雅·释诂》:‘服,事也;’《礼记·孔子闲居》:‘君子之服之也’,注:‘犹习也...
04613

《老子》20_15_校笺_05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悶悶’,李(畋):莫奔切,宽大貌。陆音如字,非宽大之称,又於经不协韵。‘澹兮其若海’,纂微作‘忽若海’;司马作‘忽兮其若晦’;苏、曹、陈作‘忽若晦’;叶‘海’作‘晦’;...
02714

《老子》27_05_校笺_09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夫坐忘遗照,深契道原于诸法中,尽能不滞系心于此,故云善結。夫用繩約者,繩散则約解。以道結者,心静则道冥,适使万缘尽兴,终能一无所染,虽无繩索約束,岂可解而散呼?故云‘...
02715

《老子》21_01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德之容’,钟云:‘容,法也。’简云:‘容,状也。’”
03611

《老子》60_02_校笺_11_高明

高明云:“乙本‘以道立天下’,当从王本作‘莅天下’。傅本作‘涖天下’,赵孟頫作‘蒞天下’,意义相同。按:‘莅’、‘涖’均见《玉篇》,如云:‘莅,力至切,临也。与涖同。’《诗经·小雅...
0386

《老子》63_02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如此,乙本全损,今从甲本。吴澄本无此两句,他本则有。
0338

《老子》29_04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同;乙本“隨(今简作随)”假作“隋”(上古二字皆為邪纽歌部)。今从甲本。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顾欢本、御注三本、邢玄本、景福本、楼正本、李约本、陆希声本、强思齐本、杜光庭...
0408

《老子》25_07_校笺_04_魏源

魏源云:“‘反’,河上及傅奕作‘返’,此从王弼。”水海按:今见诸河上公本作“反”,道藏河上公注文本亦作“反”。但顾欢本引河上公注云:“言其遠,不超绝,乃复返在人身。”强思齐本、范应...
0355

《老子》57_音韵_02_姚鼐

姚鼐云:“清静為天下正,故以正治國,无二术矣。奇者余也,零余之道,备而不施,以是用兵可也。世以奇谲解之,大谬。正、兵合韵。”
05110

《老子》20_05_校笺_10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广明本、室町本作‘荒’,(景龙)碑本作‘忙’。‘忙’与‘茫’同,实‘芒’字,‘芒’借为‘荒’,即今‘茫’字。《诗经·长发》‘洪水芒芒’,《玄鸟》‘宅殷土芒芒’,传‘大貌...
04112

《老子》26_04_校笺_07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如之何’,河上公、王弼并作‘奈何’。”
0518

《老子》15_11_校笺_17_顾欢

顾欢本王注云:“····濁谓有為也。虽心洁素,而渾沌有為之中,與尘不异也。所言‘以静之徐清’者,喻于水,水濁止而静之,徐徐自清也;心乱息缘,渐渐而清正也。”
0449

《老子》31_01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佳’,格牙反,善也,河上:‘飾也。’”
06913

《老子》58_03_校笺_11_水海

水海按:蒋锡昌、朱谦之之说是。《韩非子·解老》所引经文处文字是:“而福本于有禍,故曰:‘禍兮福之所倚。’以成其功也。”津田凤卿云:“此五字注误混正文。”陶鸿庆云:“‘以成其功也’非...
02812

《老子》34_03_校笺_13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‘愛養’,王羲之、范本作‘衣被’,遂州本作‘依養’,义均可通。朱骏声曰:‘愛,假借為篓。《说文》:篓,蔽不见也,从竹爱声。《楚辞·九歌》: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。竹善蔽,故...
0485

《老子》18_04_校笺_09_许抗生

许抗生云:“邦,甲本作‘邦’,乙本作‘國’。今从甲本。昏亂,甲本作‘亂’,乙本作‘亂’,疑即为‘悶’字,悶为‘閔’之借字。閔即借为‘潣’字。潣,浊也。傅奕本、通行本皆作‘昏亂’。”
04115

《老子》53_03_校笺_08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、林作‘民甚好徑’。”
0429

《老子》19_01_校笺_01_校勘

此两句,帛书甲本“聖(简作圣)”作“聲”(為“聖”之音假,二字皆為书纽耕部),无“而”字,“倍”假作“負(简作负)”(二字皆属并纽之部)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改;乙本前句“聖”省作“取...
04315

《老子》10_05_校笺_11_高明

高明云:“乙本‘啓闔’,王本作‘開闔’。按:‘啓’、‘開’二字之别,系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,而改‘啓’为‘開’。”
0258

《老子》16_12_校笺_06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无所不周普,则乃至於同乎天也。与天合德,体道大通,则乃至於穷極虚无也。”
04012

《老子》13_01_校笺_11_陈景元

陈景元云:“‘寵’者谓富贵庆赏诸吉也;‘辱’谓贫贱刑罚诸凶也。夫达道之士,不荣通,不丑穷,知轩冕之去来,乃外物之寄托,岂有寵辱系怀而可驚怛哉?此谓中人耳。中智之士,则处安而虑危,得...
056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