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典汇编数据 第57页

《老子》28_06_校笺_01_校勘

此两句,帛书甲本作“德乃□,□□□□”,前句則脱“恒”字(高明把原文写成“恒德乃〔足】”,有“恒”字,則疏忽矣。),“足”字损掩;后句全损,帛书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;乙本同此两句。今...
0496

《老子》03_02_校笺_03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罗卷无‘為’字。《北堂书钞》二七引作‘不貴貨,使民不盗’。王弼注曰:‘貴貨过用,贪者竞趣,穿窬探箧,没命而盗。’则《书钞》所引,疑古本也。今王作‘不貴難得之貨,使民...
0495

《老子》29_07_校笺_05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或培或堕’,严遵、王弼、傅奕、阮籍同古本。‘培’,蒲枚切;傅奕引《字林》云:‘益也。’‘墮’,徒果切;傅奕引《字林》云:‘落也。’河上公改‘培’作‘载’,改‘墮’作‘...
04910

《老子》33_03_校笺_04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易州、罗卷无‘者’字、‘也’字。”
04915

《老子》38_附论

“攘臂”考 “攘臂”为春秋战国时的成语。从辞源上看,最先则由《老子》用之(新版《辞源》以《庄子·人间世》为最先用之,实为不妥),后广为流传,形成了一个颇具特指意义的士人习用语。 “攘...
04914

《老子》23_03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孰為此者,天地。’古本‘地’下有‘也’字。”
0497

《老子》01_04_校笺_02_王安石

王安石云:“‘无’,所以名天地之始;‘有’,所以名其终,故曰‘萬物之母’。”陈鼓应云:“按:‘无’、‘有’乃是哲学上的一个常用的词。四十章上有‘天下萬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’之说,这里...
04912

《老子》48_06_校笺_07_水海

水海按:道藏河上公本“足”作“可”,为误。又,《庄子·天道篇》云:“夫帝王之德,以天地為宗,以道德為主,以无為為常。无為也,则用天下而有余;有為也,则為天下用而不足。故古之人贵夫无...
04912

《老子》12_03_校笺_07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‘難得之貨’,言人身以材器為貨,難得之貨者,则性分所无,求不可得。云不安本分,矫性妄求,既其乖失天然,所以妨伤道行。”
04913

《老子》34_01_校笺_06_王昶

王昶云:“至元作‘大道汎兮’。”
0495

《老子》35_03_校笺_04_许抗生

许抗生云:“‘客’,甲、乙本作‘格’,傅奕本、通行本作‘客’。今据改。‘格’实为‘客’之误。”
0496

《老子》14_08_校笺_05_卢文弨

卢文弨云:“河上当是作‘繩繩’,无‘兮’字,故陆云然,今《释文》少一‘繩’字。”
04914

《老子》15_10_校笺_05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景(福)本、(景龙)碑本皆‘曠兮’句在‘混兮’句下,與《文子》合,疑《老子》古本如此。‘曠兮’,宽大貌。‘谷’者,取其空虚能容。”
0499

《老子》21_06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其精甚真’,龙兴观碑次解本无此句。”
04911

《老子》21_09_校笺_07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御览》六五九引作‘然’。”
0496

《老子》23_音韵_04_古棣

古棣云:“‘飄風不冬朝,驟雨不冬日。孰為此者?天地。’‘日’、‘地’為韵。‘日’入质部,通常‘地’入歌部,但在楚音中‘地’字入支部,支质為邻近韵部,可以谐韵。此為偶句韵,而奇句不入...
0497

《老子》43_音韵_07_本章韵读

本章韵读:堅,真部,間,元部,真元合韵。益、益,锡部,之,之部,锡之合韵。
0497

《老子》29_04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、葛、赵‘凡’作‘故’。”
04913

《老子》29_06_校笺_07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‘或强’,敦煌本作‘彊’。”
0497

《老子》30_08_校笺_04_王昶

王昶云:“‘是謂非道,非道早已’,开元、至元两‘非’字作‘不’。”
04912

《老子》55_03_校笺_09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顾本成疏:‘毒蟲,蛇虺类也;攫鳥,鹰鸇类也;猛獸,兕虎类也;螫,行毒也;搏,击触也’。是成作‘攫鳥猛獸不搏’。马据潘本谓此文当作‘猛獸不攫,鸷鳥不搏’,谊虽可通,然...
0497

《老子》62_08_校笺_12_魏源

魏源云:“陈象古‘不曰’作‘不日’。”
04913

《老子》80_03_校笺_08_曹道真

曹道真云:“水行则用舟,陆行则用輿,今既樂其土,不迁、弗遠徙而就利,民不相往來,故无用大國,不侵小國,守土,介胄、戈矛,不战安用?”
04915

《老子》74_02_校笺_10_水海

水海按:张松如说是。吴澄之注,很能说明问题,吴澄说:“‘奇’,不正也。使愚民常有畏死之心,而奇邪為惡者,吾得執而殺之,則人人知畏,孰敢為惡?然虽殺惡人,而人之敢為惡者不止,則是民愚...
0496

《老子》25_07_校笺_02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遠曰返’,河上、王弼作‘反’。”
04913

《老子》26_03_校笺_07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作‘燕’,易州、开元石刻同河上。”
04910

《老子》47_04_校笺_08_水海

水海按:“明”虽通“名”,但《老子》原本作“名”,而不作“明”。“名”、“成”(见下句)为韵107德篇校笺译评(二字皆入耕部);所以,不必改“名”为“明”。 又,《韩非子·喻老》云:“...
04915

《老子》28_11_校笺_12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作‘无割’是也。傅、范本‘不’作‘無’,范应元曰:‘严遵、王弼同古本(作無割)。’易顺鼎亦曰:‘不割,当作無割··’”
04914

《老子》58_08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劌’,纂微作‘穢’,非。”
0496

《老子》35_05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談呵其无味也”,“淡”假作“談(简作谈)”(上古二字皆为定纽谈部)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改;“呵”为帛书本传抄者时译(或口译)“兮”而成,今当还原为“兮”。乙本作“淡...
049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