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弼

《老子》58_09_校笺_03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以方导物,舍(令)去其邪,不以方割物,所谓大方无隅。廉,清廉也。劌,伤也。以清廉清(导)民,(令去其邪,)令去其污,不以清廉劌伤于物也。以直导物,令去其僻,而不以直激沸...
0339

《老子》59_06_校笺_05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國之所以安,谓之母。重积德,是唯图其根,然后营末,乃得其终也。”
0248

《老子》60_01_校笺_14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不扰也。躁则多害,静则全真。故其國弥大,而其主弥静。然后乃能广得众心矣。”
0485

《老子》60_03_校笺_09_王弼

王弼云:“神不害自然也。物守自然,则神无所加。神无所加,则不知神之为神也。”水海按:“神不害自然”,即无天下自然之灾,民生得以安,则神不傷人也。
0518

《老子》60_04_校笺_12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道洽则神不傷人。神不傷人,则不知神之为神。道洽,则聖人亦不傷人,聖人不傷人,则亦不知聖人之为聖也。犹云非独不知神之为神,亦不知聖人之为聖也。夫恃威网以使物者,治之衰也。...
03214

《老子》60_05_校笺_08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神不傷人,聖人亦不傷人;聖人不傷人,神亦不傷人,故曰‘两不相傷’也。神聖合道,交歸之(道)也。”
03511

《老子》61_02_校笺_15_王弼

王弼注:“天下之所归会者也。静而不求,物自归之也。”
04212

《老子》63_01_校笺_03_王弼

王弼云:“以无為為居,以不言為教,以恬淡為味,治之极也。”
0275

《老子》64_05_校笺_05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‘為之於未有’,谓其安未兆也;‘治之於未亂’,谓闭微脆也。”
0337

《老子》64_09_校笺_05_王弼

王弼云:“当以慎终除微,慎微除亂。而以施為治之,形名執之,反生事原,巧辟滋作,故敗失也。”
05012

《老子》64_11_校笺_09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‘民之從事,常於幾成而敗之’,不慎終也。”
0279

《老子》64_13_校笺_04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好欲虽微,争尚為之兴;難得之貨虽细,贪盗為之起也。”
04111

《老子》64_14_校笺_13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不學而能者,自然也。喻於學者過也。故學不學,以復衆人之所過。”
0539

《老子》65_03_校笺_09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民之難治,以其多智也。当务塞兑闭门,令无知无欲。而以智术动民,邪心既动,复以巧术防民之伪,民知其术,随防而避之。思惟密巧,奸伪益滋,故曰‘以智治國,國之賊’也。”
04314

《老子》67_06_校笺_07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夫慈,以陈則勝,以守則固,故能勇也。”
0537

《老子》70_03_校笺_08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宗,万物之主也;君,万事之主也。”
04011

《老子》73_04_校笺_21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夫唯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。顺則吉、逆則凶,‘不言而善應’也。处下则物自归。垂象而见吉凶,先事而设诚,安而不忘危,未兆而謀之,故曰‘繟然而善謀’也。”
02710

《老子》74_02_校笺_11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诡异乱群,谓之奇也。”
0415

《老子》76_04_校笺_16_王弼

王弼注:“强兵以暴于天下者,物之所恶也,故必不得勝。”
0358

《老子》77_07_校笺_08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言谁能處盈而全虚,損有以補无,和光同尘,荡而均者?唯有道者也。”
0475

《老子》01_06_校笺_10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‘徼’,归终也。凡有之为利,必以无为用;欲之所本,适道而后济。故常有欲,可以觀其终物之徼也。” 又,焦竑云:“‘徼’,读如边徼之‘徼’,言物之尽处也。《晏子》曰:‘徼也...
0447

《老子》01_07_校笺_08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两者,‘始’与‘母’也。同出者,同出于玄也。異名,所施不可同也。在首则謂之‘始’,在终则謂之‘母’。玄者,冥默无有也,始、母之所出也。”水海按:王弼则謂“两者”为“始”...
0398

《老子》01_08_校笺_06_王弼

王弼云:“玄也者,取乎幽冥之所出也。”(《老子指略》)又注云:“玄者,冥默无有也,始、母之所出也。不可得而名,故不可言同名曰玄。而言同謂之玄者,取于不可得而謂之然也。不可得而謂之然...
03015

《老子》03_06_校笺_07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‘常使民无知无欲’,守其真也。”水海按:“真”,即朴也。二十八章王弼注:“朴,真也。”“朴”也即无、道。
0288

《老子》05_02_校笺_03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聖人与天地合其德,以百姓比芻狗也。”
0309

《老子》07_04_校笺_15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‘无私’者,无为于身也。‘身先’‘身存’,故曰‘能成其私’也。”
04210

《老子》08_03_校笺_10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‘處衆人之所惡’,人惡卑也。‘故幾於道’,道无水有,故曰‘幾’也。”
0367

《老子》10_02_校笺_14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專,任也;致,极也。言任自然之氣,致至柔之和,能若婴兒之无所欲乎?则物全而性得矣。”
02410

《老子》10_05_校笺_13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‘天門’,谓天下之所由从也。開闔,治乱之际也。或開或闔,经通于天下,故曰‘天門開闔’也。雌应而不唱,因而不為。言天門開闔能為雌乎?则物自宾而处自安矣。”
03112

《老子》10_07_校笺_05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‘生之’,不塞其原也。‘畜之’,不禁其性也。”
042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