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弼

《老子》34_01_校笺_14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言道氾滥无所不适,可左右上下周旋而用,則无所不至也。”楼宇烈校释:“此注之意如同《庄子》所说‘道’‘无所不在’之意。”
0297

《老子》41_07_校笺_14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‘上德若谷’,不德其德,无所怀也。‘大白若辱’,知其白,守其黑,大白然后乃得。”
04111

《老子》64_13_校笺_04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好欲虽微,争尚為之兴;難得之貨虽细,贪盗為之起也。”
04311

《老子》16_07_校笺_06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常之为物,不偏不彰,无皦昧之状,温凉之象,故曰‘知常曰明’也。”
04713

《老子》26_03_校笺_16_王弼

王弼云:“‘雖有榮觀,燕處超然’,不以经心也。”
03815

《老子》52_02_校笺_12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善始之,则善养畜之矣。故‘天下有始’,则可以為天下母矣。”又云:“母,本也。子,末也。得本以知末,不舍本以逐末也。”第三十八章注云:“本在无為,母在无名。弃本舍母而适其...
0525

《老子》01_08_校笺_06_王弼

王弼云:“玄也者,取乎幽冥之所出也。”(《老子指略》)又注云:“玄者,冥默无有也,始、母之所出也。不可得而名,故不可言同名曰玄。而言同謂之玄者,取于不可得而謂之然也。不可得而謂之然...
03415

《老子》20_11_校笺_12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衆人无不有怀有志,盈溢胸心,故曰‘皆有餘’也。我獨廓然无为无欲,若遗失之也。”
0597

《老子》28_10_校笺_15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真散則百行出,殊类生,若器也。聖人因其分散,故為之立官長。以善為师,不善為资,移风易俗,復使歸於一也。”
0496

《老子》59_06_校笺_05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國之所以安,谓之母。重积德,是唯图其根,然后营末,乃得其终也。”
0268

《老子》12_03_校笺_06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難得之貨,塞人正路,故令人行妨也。”
02815

《老子》23_02_校笺_16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言暴疾美兴不长也。”水海按:楼宇烈谓:“此句原当作‘言暴兴不长也’。三十章王弼注:‘飄風不終朝,骤雨不終日,故暴兴必不道,早已也。’义正与此相同。”
03415

《老子》35_01_校笺_07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大象,天象之母也。不炎不寒,不温不凉,故能包统万物,无所犯伤。主若執之,则天下往也。”
032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