严可均

《老子》55_02_校笺_04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御注、高翻作‘毒蟲不螫’,王弼作‘蜂躉虺蛇不蟄’。按:虫、虺两字通,作‘蟲’者误。”
03210

《老子》20_07_校笺_05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御注、王弼作‘如春登臺’,河上作‘如登春臺’。”水海按:宋刊河上公本、道藏河上公本皆作“如春登臺”。河上公注文云:“春阴阳交通,万物感动,登臺观之,意志淫淫然。”据注文...
0415

《老子》27_03_校笺_06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籌策’,御注作‘籌算’。”按:御注作“籌筭”。严氏失校。
0247

《老子》78_07_校笺_04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''受國不祥',河上、高翻'國'下有'之'字。'
03615

《老子》57_02_校笺_05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御注‘以奇’误作‘以其’。”
04813

《老子》54_09_校笺_03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天下之然’,河上作‘之然哉’,王弼作‘然哉’,无‘之’字。”
0235

《老子》02_05_校笺_16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御注、王弼作‘功成不居’,河上作‘功成而弗居’。”
0329

《老子》22_01_校笺_07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枉則正’,傅奕与此同,诸本作‘則直’。”
0509

《老子》31_09_校笺_05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不可得意於天下’,御注作‘得志’,河上、王弼作‘則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’,《大典》无‘則’字。”
0406

《老子》26_03_校笺_06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燕處’,王弼、傅奕本作‘宴處’。”
02114

《老子》06_音韵_04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牝’,《广韵》旨、轸兼收‘牝’字。按《大戴礼记·易本命》‘死’、‘牝’协音,《老子》‘谷神不死,是謂玄牝’,皆未转入轸。”(《说文声类·上篇脂类》)
03410

《老子》53_03_校笺_06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而人好徑’,御注、高翻作‘民其好徑’,河上、王弼作‘而民’。”
04613

《老子》20_08_校笺_09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御注作‘我獨怕其未兆’;河上作‘我獨怕兮其未兆’;《释文》作‘廓’,引河上作‘泊’。王氏引邢州本与此同(作‘我魄未兆’)。”
0339

《老子》15_09_校笺_06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御注作‘曠若谷,渾若濁’,河上作‘曠兮其若谷,渾兮其若濁’,王弼与河上同,‘渾’字作‘混’。”
0266

《老子》31_12_校笺_04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河上、王弼作‘殺人之衆’。‘悲哀’,王弼作‘哀悲’。”
0479

《老子》28_06_校笺_04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於朴’,御注作‘撲’,王弼作‘樸’,下句亦然。”
0437

《老子》66_01_校笺_07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百谷王’,各本‘王’下有‘者’字。‘以其善下之’,河上无‘其’字。”
0349

《老子》59_04_校笺_04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則无不剋’,御注、王弼作‘不克’,下句亦然。”
0556

《老子》74_02_校笺_04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若使常畏死’,御注、高翻‘使’下有‘人’字,河上、王弼有‘民’字。”水海按:顾欢本河上公注云:“当除己之所残尅,而教人去其利欲之心也。”疑河上公“民”作“人”。敦煌唐...
04915

《老子》27_12_校笺_03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此謂’,各本作‘是謂’。”
0305

《老子》53_08_校笺_04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王弼‘盗夸’下复有‘盗夸’二字,《释文》引河上本同。”
0409

《老子》49_08_校笺_08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怵怵’,御注作‘惵惵’,河上作‘惔惔’,王弼作‘歙歙’,高翻作‘喋喋’。”
05614

《老子》32_07_校笺_03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御注作‘知止所以不殆’,河上作‘知之所以不殆’,王弼作‘知止可以不殆’。”
03713

《老子》30_06_校笺_02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果而不得以是’,各本‘以’作‘已’,无‘是’。”
0296

《老子》57_07_校笺_04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御注、王弼、高翻作‘法令’,河上云:‘法物,好物也。’”
0395

《老子》20_06_校笺_06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若享太牢’,‘窂’别体字。御注作‘如享’,《释文》作‘若亨’,引河上作‘饗’。”
0495

《老子》29_02_校笺_06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不可為’,各本‘為’下有‘也’字。”
03813

《老子》31_10_校笺_03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故吉事尚左’,各本无‘故’字。”
02714

《老子》51_03_校笺_03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是以萬物’,御注作‘是以聖人’。”
03112

《老子》13_07_校笺_04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有大患’,各本句末有‘者’字;两‘我’字,各本作‘吾’。”
038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