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32_03_校笺_13_吴澄
吴澄注云:“‘侯’谓一国之君‘王’,谓天下之君,若能守此道,则萬物尊之为主,而将自賓矣。自者,非我欲其如此,而彼自如此也。”
《老子》16_11_校笺_10_高明
高明云:“蒋氏之说虽辨,但是他设计的‘为人模范者便可为公,为公者便可为王’,此种三级递迁制度,於先秦历史无征,故难苟同。··劳氏认为‘公乃王,王乃天’之‘王’字,是‘全’的坏字;王...
《老子》74_音韵_02_李赓芸
李赓芸云:“‘斲’在《广韵》入声《四觉》,竹角切。按:‘斲’从斤声,今本无‘声’字,必徐鼎臣所删也。《说文》‘,酒器也,象器形。’此即《毛诗》‘酌以大斗’之‘斗’。‘斗’为借字,‘...
《老子》55_07_校笺_07_高明
高明云:“老子所谓‘和’者,系指雌雄两性动物之交合。如第四十二章‘万物负阴而抱阳,冲气以为和’。《庄子·田子方》‘至阴肃肃,至阳赫赫····两者交通成和,而物生焉。’《荀子·天论》...
《老子》38_01_校笺_05_水海
水海按:杨树达说非也。释“不德”之“德”借为“得”,说上德者本就有德,他并不外欲得德。此说虽通,然《老子》原本“不德”非為“不得”也。 又,河上公注:“德大无上,故言上德也。不德者...
《老子》01_06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同此;帛书乙本作“恒又欲也,以觀其所噭(qiào)”,“又”为“有”之假借(上古二字皆为匣纽之部)。今从帛书甲本。《甲本释文》校注云:“‘所嗷(qiào)’,乙本同,通行...
《老子》30_01_校笺_02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以道作’,各本作‘以道佐’。”
《老子》26_述评
本章节主旨,是老子告诫统治者要持重静,戒轻躁,否则就会失国亡身。 老子说:“重为轻根,静为趮君;”“轻则失本,趮则失君。”可以说这是修身处世哲学的两条规律。这种处世哲学告诉人们,应...
《老子》46_今译
天下安定而有秩序,就把战马还给农夫用来种田。天下荒乱而不安宁,攻伐拔除他国的兵马,而起于疆场。罪恶莫大于纵欲,祸患莫大于不知足,災殃莫惨重于贪得。所以知道满足这种满足,就是最大的富...
《老子》28_08_校笺_08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‘忒’,敦煌本作‘貸’,按‘貸’假借為‘忒’。《礼记·月令》‘毋有差貸’,即毋有差忒也。章炳麟《新方言》曰:‘《月令》注:不貸,不得过差也,貸本作忒。今人谓过曰忒,如过...
《老子》20_15_校笺_10_纪昀
纪昀云:“‘澹兮’,《永乐大典》作‘漂乎’。一本作‘忽兮’。”
《老子》08_02_校笺_11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按:古代道家言,往往以水喻道。《管子·水地篇》曰:‘地者,萬物之本原,诸生之根基也。水者,地之血脉,如筋脉之通流也。’又,‘水者,何也?萬物之本原也,诸生之宗室也’;其...
《老子》34_音韵_05_本章韵读
本章韵读:右、有,之部。主,侯部,欲,屋部,侯屋通韵,小,宵部,宵屋合韵。大、大、大,月部。
《老子》53_06_校笺_11_张松如
张松如云:“帛书两本均夺‘飲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17_01_校笺_12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《礼记·曲礼》‘太上贵德,其次务施报;’郑注:‘太上,帝皇之世,其民施而不惟报。’《老子》所云正指太古至治之极,以道在宥天下,而未尝治之,民相忘于无为,不知有其上也。‘...
《老子》08_02_校笺_09_王安石
王安石云:“水之性善利萬物,萬物因水而生。然水之性至柔而弱,故曰不争。衆人好高而惡卑,而水處衆人之所惡也。”
《老子》16_02_校笺_13_唐玄宗
唐玄宗疏云:“夫萬物萬形,动作不同,及觀其歸復常在於本。《易经》曰:‘雷在地中,復。’復者,反本之謂也。故静则歸復,动则失本也。”
《老子》64_10_校笺_01_校勘
此几句,帛书甲本作“□□□□也,□无敗□;无執也,故无失也”,首句“也”前损掩“聖人无為”四字,“无敗”前损“故”字,“无敗”后损“也”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。《甲本释文》校注云:...
《老子》55_01_校笺_01_校勘
此两句,帛书甲本作“□□之厚□,比於赤子”,前句句首损掩“含德”二字,句末损掩“者”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;帛书乙本同此二句。今从乙本。傅奕本、范应元本皆同前句。司马光本同此二句。...
《老子》57_07_校笺_11_李息斋
李息斋云:“我以法治民,则民亦窃法以自使;上下相冒,则盗贼安得不多?”
《老子》79_03_校笺_15_张松如
张松如云:'按:徹為周之税法。··《南轩孟子说》卷三引杨时说:'徹者,徹也。盖兼贡助而通用也。'故孟子曰:'请野九一而助,国中什一使自赋。'方里為井,井九百亩,八家皆私百亩,其中為公田...
《老子》49_04_校笺_04_罗运贤
罗运贤云:“‘德善’、‘德信’,《治要》、《御览》六二四引并无此四字。”
《老子》45_02_校笺_04_毕沅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作‘大盈若沖’。《文选·魏都赋》注作‘大满若沖’。”
《老子》64_09_校笺_05_王弼
王弼云:“当以慎终除微,慎微除亂。而以施為治之,形名執之,反生事原,巧辟滋作,故敗失也。”
《老子》04_05_校笺_06_张煦
张煦云:“赵(孟頫)‘知’下有‘其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01_06_校笺_10_王弼
王弼注云:“‘徼’,归终也。凡有之为利,必以无为用;欲之所本,适道而后济。故常有欲,可以觀其终物之徼也。” 又,焦竑云:“‘徼’,读如边徼之‘徼’,言物之尽处也。《晏子》曰:‘徼也...
《老子》28_10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長’,林云:或以音韵‘之’。”
《老子》33_今译
认识别人是智慧,认识自我才是高明。战胜别人是有力量,战胜自己才是强大。知道满足就是富有,勤奋行事才是有志。不丧失所在根基就是久长,身死而不被遗忘才是长寿。
《老子》76_02_校笺_09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六朝残卷上有‘萬物’二字,无‘枯’字。彭、赵‘艸木’上无‘萬物’二字,各本及《说苑·敬慎篇》、《文选·座右铭》注引有。卷子成疏‘之生’乙转,寇、磻溪及《座右铭》注引无‘...
《老子》37_03_校笺_13_王弼
王弼注云:“化而欲作,作欲成也,吾將鎮之无名之樸,不為主也。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