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汇编数据 第7页

《老子》77_05_校笺_02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人道’,各本作‘人之道’;‘損不足’,各本‘足’下有‘以’字。”
05010

《老子》45_01_校笺_07_水海

水海按:“成”,《说文》谓“就也”,《广韵》谓“毕也,就也”,即完成、完就、完毕之谊。非指某一具体物。“大成”是泛指最完全、最完满、最圆备。唐玄宗疏:“凡曰学人,功行大成,众德圆备...
05315

《老子》25_10_校笺_02_李约

李约云:“‘人法地地,法天天,法道道,法自然。’地体静载而生物,法之者令与地同,同地,故云‘地地’也。天德广覆而无私,法之者令与天同,同天,故云‘天天’也。道性忘功,法之者令与道同...
0527

《老子》77_08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居’,河上、王弼作‘處’,明皇无下‘而’字。”
0397

《老子》45_04_校笺_10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···大辯者,不言而信,故若訥也。”
0488

《老子》26_01_校笺_14_高延第

高延第云:“重谓己身,輕谓天下。静谓无為,躁谓有為。身治而后天下治,无為而后能有為。故身為天下事物之本,无為又理烦治剧之主,君即主也。”
04510

《老子》78_01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''天下莫柔弱於水',一作'天下柔弱莫過於水'。'能先','先'一作'勝'。'
04013

《老子》45_今译

最完美的犹如缺损一样,(但是)它的作用是不会败竭的。最充盈的犹如空虚一样,(但是)它的作用是没有穷尽的。最正直的犹如弯曲的一样,最灵巧的犹如拙笨的一样,最雄辩的犹如口吃的一样,最赢...
0529

《老子》26_03_校笺_14_高明

高明云:“帛书甲本、乙本与今本勘校有两处差异:今本‘榮觀’二字,甲、乙皆作‘環官’;今本‘超然’二字,甲、乙本皆作‘昭若’。···‘榮觀’、‘環官’究竟有何关系?哪个為是?按:‘榮...
04014

《老子》78_03_校笺_09_刘师培

刘师培云:'按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《老子》曰:'柔之勝剛也,弱之勝强也,天下莫不知,而莫之能行;'当为古本。'
0346

《老子》46_03_校笺_07_刘师培

刘师培云:“俞说是。《韩非子·解老》‘禍’字涉上文‘君禍’、‘禍乱’而讹。又《喻老》亦引此三语(此句与下‘禍莫大於不知足,咎莫憯於欲得’二句)正作‘罪莫大於可欲’。且承上文‘以名号...
0307

《老子》26_05_校笺_14_张松如

张松如云:“‘輕則失根,躁則失君’,焦竑《老子翼》及王夫之《老子衍》如此。焦竑用王辅嗣本,盖所据《永乐大典》王本也。帛书甲、乙本及傅、范‘根’作‘本’。河上及唐宋诸本,‘根’多作‘...
0499

《老子》78_06_校笺_10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'國,邦域也。垢,辱也。言体道之士,處於人世,谦退柔弱,达於违从;身受屈辱,不与物争,故堪為社稷之主,以牧苍生也。'
05210

《老子》46_音韵_01_江有诰

本章江有诰韵读谓无韵。姚文田谓:欲、足韵(六屋入声)。高本汉谓:欲、足、得、足韵。陈柱同高。按:吴澄谓“‘糞’下有‘車’字,車、郊叶韵”,而上古“車”【t‘ia】,鱼部,“郊”【keau...
02212

《老子》27_01_校笺_19_达真子

达真子注云:“善行者,以道为行者也。以道为行,故行于内,而不行于外,是以‘善行无轍迹’。”
0447

《老子》79_01_校笺_05_水海

水海按:帛书本作'焉',他本皆作'安'。《经传释词》卷二云:'《周易·同人·正义》:'安,犹何也。'《汉书·吴王濞传》严师古注:'安,焉也。'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曰:'暴而不戢,安能保大?犹...
0418

《老子》47_03_校笺_02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其出彌遠,其知彌尟’,‘尟’,思践切。‘尟’字,韩非、王弼同古本。‘彌’,益也。‘尟’,少也。求之於外者,出益遠,而知益少也。”
03315

《老子》27_03_校笺_16_古棣

古棣云:“‘善數者不用籌策’,‘數’,帛书甲本和乙本、传世各本多皆如此,河上公本、《老子想尔注》本作‘計’;作‘數’作‘計’皆通,于义无差异,从众本。‘籌策’,王弼本及其他通行本皆...
0429

《老子》79_03_校笺_16_水海

水海按:'徹'是周代奴隶制的劳役地租制。据《会笺》云:'鲁之税亩,变徹法而别為一法,故有若请仍用徹也。今曰税亩,则是不复以粟多寡為程(征),而但计亩之多寡為粟之程(征)也,·...盖助徹...
0335

《老子》47_音韵_01_江有诰

本章江有诰韵读:户、下韵(鱼部)。牖、道韵(幽部)。姚文田增名、成韵。陈柱谓:牖、道、少韵,名、成韵。奚侗谓:遠、尠为韵,行、明、成为韵。按:奚侗“少”作“尟”,“名”作“明”。“...
0497

《老子》27_05_校笺_08_水海

水海按:徐大椿本“約”、“結”二字字序误倒,当改。帛书本作“纁約”,“縲(mò)”,“纆”的异体,繩索之谊。《说文·系部》:“,索也。从系,黑声。”段玉裁注:“今字从‘墨’。”《玉...
04915

《老子》01_03_校笺_06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景龙碑、御注道德经幢等本,凡遇‘以’、‘之’、‘矣’、‘也’等助字多阙,疑欲强合《史记》五千言之数,特经删去,以《韩非子》、《淮南子》等所引多不尔也。”
0376

《老子》48_03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损掩;帛书乙本作“云之有云”,“云”为“損”的假借(上古二字皆为文部),“又”为“有”的假借(上古二字皆为匣纽之部)。严遵本、敦煌唐写本P二六三九和S三九二六《老子德经...
03112

《老子》27_07_校笺_11_古棣

古棣云:“帛书乙本作‘物无棄财,是胃曳明’。帛书‘物无棄財’前,显然是抄漏了‘恒善救物’一句。许抗生说:‘《说文》:愧,习也。襲、习古通。愧明即襲明也。忡、曳疑皆为愧之误。’许说是...
02812

《老子》01_07_校笺_07_水海

水海按:朱、高说是也。陈景元于“同”字断句则非。对于“两者”的解释,旧注颇为分歧。大致有以下几家:河上公注云:“‘两者’,謂‘有欲’、‘无欲’也。同出者,同出人心也。而異名者,所名...
02210

《老子》48_06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苏无‘其’字。”
0268

《老子》27_10_校笺_04_水海

水海按:马氏、朱氏之说非是。今譣帛书本,作“不貴其師,不愛其资”,正与《韩非子·喻老》引同,证明《老子》故本在战国秦汉即如此,有“不”字。再者,联系下文,是说“不贵其師,不愛其资”...
0546

《老子》02_01_校笺_11_吴澄

吴澄云:“美谓美于他物,以质而言也。善谓善于其事,以能而言也。美、惡,善、不善之名,相因而有。以有惡,故有美;以有不善,故有善。皆知此之為美,则彼為惡矣;皆知此之為善,则彼為不善矣...
03015

《老子》49_04_校笺_03_李道纯

李道纯云:“‘德善’、‘德信’下,或加‘矣’字者,非。”
02310

《老子》28_01_校笺_01_校勘

此三句,帛书甲本同。《甲本释文》校注云:“‘溪’字水旁在右。”帛书乙本两处“其”作“亓”,“溪”假作“雞”(上古二字皆為支部,属叠韵通假)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改。今从帛书《甲本释文》...
02915